[实用新型]农业机械田间用铁轮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5844.9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5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亭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亭蓉 |
主分类号: | A01B71/08 | 分类号: | A01B71/08;B60B1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业机械 田间 铁轮 改良 结构 | ||
一种农业机械田间用铁轮的改良结构,包含:一辐状轴,有一轮轴通过一补强肋固设连接一圆圈框;一抓地爪,等距固设于该圆圈框周缘,该抓地爪包含一抓地爪片及一支撑物,该支撑物对称固设于该抓地爪片两侧;以及一圆弧拨土片,设置于该抓地爪片,且该圆弧拨土片有一孔洞对应于该抓地爪片;该抓地爪片借由该孔洞形成活动相互牵制联结的形态,且该抓地爪片与该支撑物限制该圆弧拨土片不脱落。当该抓地爪片受该圆圈框带动旋转时,可利用该抓地爪片与该圆弧拨土片因滚压及离心力作用各自前后、左右及上下移动,而将附着的土壤震落拨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农业机械田间用铁轮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结构简单、组设容易、成本低、拨落土壤效率高、坚固而实,且抓地力强的农业机械田间用铁轮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的农用机械铁轮的改良结构,例如有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56173号提供一种农用机械的铁轮的改良结构,主要是于轮轴周缘等距固设三组三叉轮片,且于各三叉轮片上均以一弧形轮框相对开设槽孔适予套接,而令弧形轮框可于三叉轮片上自由活动,并借三叉轮片两侧外张的分叉片限制弧形轮框不致脱出,借之,当三叉轮片受轮轴带动旋转时,可利用三分离的弧形轮框因离心力及滚压作用各自移动,而将依附其上的土壤震落拨离。
然而,前述专利案中,零件样式多且组装繁琐,当铁轮旋转时,弧形轮框的槽孔受三叉轮片的中立片及二分叉片所限制,槽孔与二分叉片相互摩擦力大,两者工作时间久后,易产生磨损,且因槽孔受中立片及二分叉片限制活动空间,活动空间小,摩擦力大,滚动时震落或拨离土壤效益不佳,致使铁轮抓地力不足、具高摩擦作用,以致损坏率提高,显然不符合农民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机械田间用铁轮的改良结构,通过多个抓地爪、圆弧拨土片等结构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旋转行进时更具抓地力,提升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机械田间用铁轮的改良结构,包含:一辐状轴,包含一轮轴,所述轮轴通过一补强肋固设连接一圆圈框;多个抓地爪,等距固设于所述圆圈框周缘,所述抓地爪包含一抓地爪片及一支撑物,所述支撑物对称固设于所述抓地爪片两侧;以及一圆弧拨土片,设置于所述抓地爪片,且所述圆弧拨土片有一孔洞对应于所述抓地爪片;所述抓地爪片借由所述孔洞形成活动相互牵制联结的形态,且所述抓地爪片与所述支撑物限制所述圆弧拨土片不脱落。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可达成以下功效:
利用抓地爪与圆弧拨土片于铁轮旋转行进时产生的离心力及与土壤接触滚压,可因其抓地爪片与圆弧拨土片简单的结构,前后上下移动,左右晃动,且因抓地爪数量多,其拨土效益远大于习知的铁轮数倍之多,有效地将依附在抓地爪片及圆弧拨土片上的土壤拨落,让本实用新型旋转行进时更具抓地力,提升农民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弧拨片土片的作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弧拨片土片的作动示意图二。
【符号说明】
1辐状轴
11圆圈框
12补强肋
13轮轴
2抓地爪
21抓地爪片
22支撑物
3圆弧拨土片
31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亭蓉,未经李亭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5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固定六味通络热奄包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