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固定六味通络热奄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5838.3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1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楠;郭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志一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六味通络热奄包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固定六味通络热奄包,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无纺布制成的塑封包,所述塑封包内设置有海盐颗粒和中药粉末,所述塑封包的外侧包覆有纯棉布料制成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带,两个所述弹性带之间设有粘扣并通过粘扣相互固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利用对人的臂膀进行湿热敷及外涂法都易污染置管固定敷料,增加感染的风险,且不能发挥较持久热疗法的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固定六味通络热奄包。
背景技术
目前的静脉炎多由局部脉络损伤和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气血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所致。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湿热敷或外涂对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有预防作用。而将热盐和几种中药成分加热后并将其敷到人体上,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但湿热敷及外涂法都易污染置管固定敷料,增加感染的风险,而且也不能发挥较持久热疗法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固定六味通络热奄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利用对人的臂膀进行湿热敷及外涂法都易污染置管固定敷料,增加感染的风险,且不能发挥较持久热疗法的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自固定六味通络热奄包,包括无纺布制成的塑封包,所述塑封包内设置有海盐颗粒和中药粉末,所述塑封包的外侧包覆有纯棉布料制成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带,两个所述弹性带之间设有粘扣并通过粘扣相互固定。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弹性带通过缝合线缝合固定到保护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的开口处设置有拉链。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的上固定有条状的软垫。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通过缝合线缝合固定到保护套内,且固定带贴合到保护套的侧面上,两个所述弹性带的端部分别卡接到固定带与保护套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塑封包内设置的海盐颗粒和中药粉末,并利用保护套将其包覆起来之后,使用弹性带将其固定到人的臂膀指定的位置上,不会影响到人们手臂的移动,在将海盐和中药加热后,由于热盐热力持久,可使六味中药缓慢释放发挥药效,能保证局部一定药物浓度,且热盐具有高渗透作用,可加速药物渗透吸收,并将体内湿寒之气吸出,同时这样不易发生PICC导管固定敷料的污染,从而不会引发感染风险,同时以保护套为纯棉布料制成,其相对较为柔软,将其固定到人的臂膀上后,不会造成过多的不舒适的感觉,在对此热奄包进行使用时也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奄包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奄包的将弹性带收到固定带上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封包;2、保护套;3、弹性带;4、粘扣;5、固定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5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