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型轨道交通跨接线模块制作运输一体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85602.X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1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邵勇;闫伟;李祥;王良申;韩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5/00;H02G1/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轨道交通 接线 模块 制作 运输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通用型轨道交通跨接线模块制作运输一体化装置,包括框架平台底部设置有万向轮,顶部设置有线束承载电木板用于线束走线;线缆架一体形成在框架平台上,用于放置线缆盘;导线块安装在框架平台靠近线缆架的一端,用于将线缆盘上的线头通过导线块引入线束承载电木板上;夹线块安装在线束承载电木板相对导线块的另一端,用于夹持线束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提供通用型轨道交通跨接线模块制作运输一体化装置,方便跨接线模块直接在此装置上制作以及运输,大大地缩短了跨接线模块生产周期且有效增加转运效率,方便此装置运输,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能够用于多种跨接线模块,避免重复制造,节约成本,提高跨接线模块制作效率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跨接线承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用型轨道交通跨接线模块制作运输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的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通过跨接线连接,由于跨接线的线束较长,人工操作较为繁琐,而且耗费时间较长,传统设计方案的跨接线模块制作装置,在轨道交通不同项目间,针对性太强,项目与项目之间不具备通用性及灵活性,且不具备运输功能,新项目开始后需对前项目跨接线模块承载装置再加工或重新制作一套,造成了材料浪费及成本增加,生产周期也被加长。通用型的设计理念在于对不同项目、不同型号的跨接线模块,有较强的适应性,且可运输,降低成本。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通用型轨道交通跨接线模块制作运输一体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通用型轨道交通跨接线模块制作运输一体化装置,包括:
框架平台,底部设置有万向轮,顶部设置有线束承载电木板用于线束走线;
线缆架,一体形成在框架平台上,用于放置线缆盘;
导线块,安装在框架平台靠近线缆架的一端,用于将线缆盘上的线头通过导线块引入线束承载电木板上;
夹线块,安装在线束承载电木板相对导线块的另一端,用于夹持线束进行定位。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线缆架具有至少一个线缆盘安装组件,至少一个线缆盘安装组件包括转轴、轴承和线缆盘固定块,转轴通过一对轴承转动安装在线缆架上,转轴上设置有线缆盘固定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摇手和手刹板。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线束承载电木板上设置有若干走线槽,单个所述走线槽的结构呈U型。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若干U型走线槽的宽度不等。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线束承载电木板上设置有刻度线。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导线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导线块包括上盖和本体,本体通过螺孔安装在框架平台上,且本体和上盖均设置有磁孔,上盖通过磁孔安装在本体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单个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导线槽,单个所述导线槽的结构呈U型,若干U型导线槽的宽度不等,且导线块上的导线槽与线束承载电木板上的走线槽对应设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夹线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夹线块上设置有若干夹线槽,单个所述夹线槽的结构为V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通用型轨道交通跨接线模块制作运输一体化装置,设置与框架平台一体式的线缆架,方便跨接线模块直接在此装置上制作以及运输,大大地缩短了跨接线模块生产周期且有效增加转运效率,方便此装置运输,减少运输空间占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56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科腿部骨折救护用临时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通工程用升降维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