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腿部骨折救护用临时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85367.6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1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杜慧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中原医院管理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H39/04 |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杨杰 |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腿部 骨折 救护 临时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腿部骨折救护用临时固定装置,包括三个第一固定环和三个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底部外壁上焊接有主连杆和副连杆,且第一固定环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插销,第二固定环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分布的插槽,且插销接过插槽的内部,第一固定环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卡环,第二固定环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固定片,且固定片上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有卡带,卡带卡接在卡环的内部,副连杆一侧外壁上开有减重槽,副连杆一侧外壁上粘接有按摩垫。本实用新型的插销插接在插槽的内部,能使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在竖直方向上固定,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器械相对移动,伤员活动中也不会出现器械错位、器械移动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腿部骨折救护用临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紧急腿部骨折救护中,腿部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腿部固定的方式对骨折处进行固定,防止发生二次骨折的情况,目前采取的办法一般是使用腿部固定器进行固定。
但腿部固定器固定方式存在采用纱布和钢板分层包裹,包裹较严通风性差,钢板材料比较沉重,安装困难安装步骤繁琐且不易拆卸,拆卸时步骤较多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在使用过程容易出现易晃动的情况,不利于伤员的日后愈合。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急诊科腿部骨折救护用临时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置安装复杂,拆卸困难,包裹严,不透气,装置重量较重,加重伤员负担,安装后不够坚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急诊科腿部骨折救护用临时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科腿部骨折救护用临时固定装置,包括三个第一固定环和三个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底部外壁上焊接有主连杆和副连杆,且第一固定环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插销,所述第二固定环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分布的插槽,且插销接过插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环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卡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固定片,且固定片上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有卡带,所述卡带卡接在卡环的内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通过设置的插销和插槽,插销插接在插槽的内部,能使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在竖直方向上固定,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器械相对移动,伤员活动中也不会出现器械错位,器械移动等情况,可以更好的保护伤员。
进一步的,所述副连杆一侧外壁上开有减重槽,所述副连杆一侧外壁上粘接有按摩垫,且按摩垫一侧外壁上粘接有按摩头。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一侧内壁均粘接有海绵垫,且海绵垫底部外壁与按摩垫的顶部外壁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环一侧外壁上通过铆钉连接有固定带,且固定带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在第二固定环一侧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底部外壁上均粘接有保护垫,且第一固定环一侧外壁上开有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内部焊接有连杆,且外壁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卡带上有呈等距分布的卡槽,且卡槽与固定杆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插销和插槽,插销插接在插槽的内部,能使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在竖直方向上固定,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器械相对移动,伤员活动中也不会出现器械错位,器械移动等情况,可以更好的保护伤员。
2.通过设置的减重槽,减轻器械的重量,增加透气性,使伤口部位能更快的愈合,在医务人员使用时更易携带更轻便,在伤员使用时减少对腿部的负担。
3.通过设置的按摩头和海绵垫,能够在使用时按摩伤员的肌肉部位,在使用时增加伤员的舒适性,对于的膝盖部位和脚踝部位在接触时使用大量海绵垫,使用时不会出现对皮肤的损伤,方便长时间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中原医院管理中心),未经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中原医院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5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