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开闭机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3793.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8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谭明敏;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2 | 分类号: | B61D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开闭 机构 装置 | ||
一种纯电动开闭机构装置,由舱门、开闭机构机械件、电动装置和手动解锁装置组成;电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电控箱,手动解锁装置包括软轴组件、软轴安装座、解锁手柄,开闭机构机械件包括转臂、框架、滑动部件、限位装置、万向轮、摆臂支撑板和调节杆,滑动部件包括推板、导轨滑块装置、底板,电动推杆设在框架上,电动推杆前端与推板上的安装座连接,推板下端安装导轨滑块装置,推板前端左右分别连接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连接上转臂上的固定柱,转臂前端与舱门连接,转臂后端与框架连接。本新型驱动方式简单可靠,检修和维护方便,可通过电动推杆本身的自锁力在任意位置锁定/解锁开闭机构,在无电的情况下可通过解锁手柄手动解锁。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轨道交通车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纯电动开闭机构装置。
背景技术
动车组在高速运行中为了有效减小空气阻力,头车前端采用流线型开闭装置,动车组单列运行时将开闭装置闭合,形成完整的列车空气动力学外形,减小风阻和风噪,同时保护前端车钩等机构;在两列车连挂运行或者检修牵引时,开闭装置将活动舱门打开,露出车钩进行连挂。
常见的前端开闭机构通常为气缸驱动或者手动,气缸驱动由两个气缸来实现机构打开和关闭,另加一套锁闭装置实现机构的锁闭和解锁,气缸驱动需要提供气源和电源,安装空间大,不便于产品维护和检修;手动操作的开闭装置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力值大,操作空间不足;现有的气动开闭机构为双气杠驱动,其同步性和定位精度不高,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难度大;现有的前端开闭机构需设计解锁与锁闭装置,占用空间大,锁闭调节困难、稳定性低。而由于现今动车组和地铁的飞速发展,车型更加的多样化,部分车型并不提供风源,因此就需要设计一款纯电动并具有手动解锁功能的开闭机构来满足此工况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驱动方式简单、带自锁功能、实用不同工况的纯电动开闭机构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纯电动开闭机构装置,由舱门、开闭机构机械件、电动装置和手动解锁装置组成;所述电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电控箱,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包括软轴组件、软轴安装座、解锁手柄,所述开闭机构机械件包括转臂、框架、滑动部件、限位装置、万向轮、摆臂支撑板和调节杆,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推板、导轨滑块装置、底板,所述转臂包括上转臂、下转臂和转臂轴,所述电动推杆设在框架上,电动推杆前端与所述推板上的安装座连接,推板下端安装导轨滑块装置,所述推板前端左右分别连接调节杆,调节杆另一端连接上转臂上的固定柱,所述上转臂前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舱门上端连接,所述下转臂前端通过紧固件与舱门下端连接,上转臂与下转臂后端通过转臂轴与框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转臂包括上左转臂与上右转臂。
进一步的,所述上左转臂与上右转臂上安装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支撑板上装有定位珠。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左限位装置与右限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软轴组件一端与电动推杆尾端接口相连,另一端通过软轴安装座固定,所述解锁手柄与软轴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安装有定位装置,开闭机构可在运动行程中任意位置锁定与解锁。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由电控箱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端部通过球铰的方式连接推板前端和上转臂上的固定柱。
进一步的,所述舱门包括左舱门和右舱门,采用三明治结构,包括内、外玻璃钢层和夹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3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件内孔自动组装硅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