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增氧双排污水产养殖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3738.7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1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金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强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陈国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增氧双 排污 水产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增氧双排污水产养殖池装置,包括:水产养殖池;负压式增氧射流器;进水管;进气管;多孔气头;集中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水产养殖池底部,与排污管相连;水面集污口,经管道与所述集中排污口相连;还包括:水自循环系统,包括:水泵;所述负压式增氧射流器;水管。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把水产养殖池表面上和池底的养殖水生动物的废物及其他的污物同时排除掉。既可以通过所述多孔气头在水底直接供氧,也可以通过水自循环系统增加水体含氧量。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如外部供水出现质量问题时,可关闭进水口,仅通过水自循环系统实现水体的内部循环来养殖水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增氧双排污水产养殖池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池,底部采用平底或者圆锥体,利用池水的旋流,使鱼粪和其他废物集中于养殖池中部锥底后,再由底部排污管排出池外,其增氧方式则是采用从池面注入高溶解氧的清洁水。但是对水体的增氧、排污能力有限,且完全依靠外来水源,在外来水源出现质量问题时,往往会造成养殖水产品的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增氧双排污水产养殖池装置,具体包括:
水产养殖池;
负压式增氧射流器,包括射嘴、接收管、进气口;
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所述负压式增氧射流器;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入口与气泵相连;
多孔气头,设置在所述水产养殖池的底部,与所述进气管相连;
集中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水产养殖池底部,与排污管相连;
水面集污口,经管道与所述集中排污口相连;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自循环系统,包括:
水泵;
所述负压式增氧射流器;
水管;
所述水泵将所述水产养殖池中的水经所述水管送入所述负压式增氧射流器后送回所述水产养殖池中。
进一步的,所述水自循环系统设置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气头设置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射嘴喷射速度为10米/秒至30米/秒。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的直径是所述射嘴直径的0.1至0.6倍。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入口与压力无害水进水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把水产养殖池表面上大部分的养殖水生动物的废物浮渣收集排除掉,又可把池底的养殖水生动物的废物及其他的污物排除掉。既可以通过所述多孔气头在水底直接供氧,也可以通过水自循环系统增加水体含氧量。由于负压式增氧射流器2可以增加溶氧和分解水体内有害物质的作用,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如外部供水出现质量问题时,可关闭进水口,仅通过水自循环系统实现水体的内部循环来养殖水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强,未经金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3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