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部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2964.3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2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娟;罗雪;梁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H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周建;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脚部护理装置,底板上设有丝杆,丝杆上套设有内螺纹套筒,在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外圆周壁上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的侧壁和L形脚托的侧壁连接,L形脚托的水平段上设有夹层板,夹层板和L形脚托的竖直段平行,L形脚托的竖直段和夹层板之间设有两组传动组件,两组传动组件带动承载板沿L形脚托的竖直段做往复运动,L形脚托的水平段上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转动设有两个从动齿轮,在每一个从动齿轮上均固定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铰接有圆杆,圆杆的上端固定设有竖杆Ⅱ,竖杆Ⅱ和圆杆的连接处铰接有拉杆,拉杆铰接在矩形通孔一侧的侧壁上,竖杆Ⅱ的上端固定设有L形护具,能对患者的脚底板锤击起到按摩作用,提高身体恢复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具体是脚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中,骨科伤病患者明显增多,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人口的老化,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骨科学关节病增多,环境因素的影响,骨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应增多。患者在骨科手术后,患者需要在病床上进行康复护理,造成人体脚部长时间不能活动,脚部肌肉和神经容易发生萎缩,影响后期的恢复,康复阶段需要对脚掌进行护理,增加脚部血液的流通,对脚部肌肉进行按摩,避免肌肉和神经坏死,提高身体恢复速度,现有的脚部护理通常是的做法是使用按摩器在脚掌上手动按摩,这样按摩器与脚掌的接触力大小得不到保证,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增加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的护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脚部术后护理装置效果不佳,提供了脚部护理装置,能达到对脚部术后进行护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脚部护理装置,包括底板、L形脚托,在所述底板上设有丝杆,在所述丝杆上套设有内螺纹套筒,在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外圆周壁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的侧壁和L形脚托的侧壁连接,在所述L形脚托的水平段上设有夹层板,所述夹层板和L形脚托的竖直段平行,在所述L形脚托的竖直段和夹层板正对的面之间设有两组传动组件,两组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承载板沿L形脚托的竖直段做往复运动,在所述L形脚托的水平段上设有矩形孔,在所述矩形孔内转动设有两个从动齿轮,在每一个从动齿轮上均固定设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上端铰接有圆杆,在所述圆杆的上端固定设有竖杆Ⅱ,在所述竖杆Ⅱ和圆杆的连接处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铰接在矩形通孔一侧的侧壁上,在所述竖杆Ⅱ的上端固定设有L形护具。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患者在骨科手术后,患者需要在病床上进行康复护理,造成人体脚部长时间不能活动,脚部肌肉和神经容易发生萎缩,影响后期的恢复,本技术方案通过在L形脚托的水平段上设有夹层板,在L形脚托的竖直段和夹层板正对的面之间设有两组传动组件,两组传动组件带动承载板做上下运动的往复运动锤击夹层板,产生了一个冲击力,利用振动波对患者的脚底板起到按摩作用,增加静脉血液的回流速度,避免肌肉和神经坏死,提高身体恢复速度,通过将L形脚托设置在丝杆上可以调节患者腿部高度,当患者的脚步长时间的处于一个高的水平位置,不利于脚部静脉血液的回流,导致身体恢复速度下降,患者在骨科手术后,患者需要在手术处打石膏固定受伤位置防止骨头发生位移,在L形脚托上的固定组件可以起到固定患者术后部位,防止在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时,装置的振动使患者的腿部发生位移从L形脚托上脱落,或患者的扭动使患者的受伤部位从L形脚托上脱落,对术后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2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入口廊架
- 下一篇:一种方便清洗用宠物靠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