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采血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1878.0 | 申请日: | 201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汪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针刺 采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采血针装置,包括抽血针筒,所述抽血针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血活塞,所述抽血活塞的顶部卡接有抽血杆,所述抽血针筒的底部连通有防护机构,所述抽血针筒表面的右侧熔接有卡接机构,所述抽血针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保护机构,卡接机构对保护机构进行限位;该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采血针装置,通过抽血针筒、抽血活塞、抽血杆、卡接机构和保护机构的设置,使得该新型防针刺伤采血针装置,具备既可以对后续的作业进行保护,也能避免固定保护罩时被刺伤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采血针装置只有一个保护罩,难以对后续的作业进行保护,而且套上保护罩的过程中容易刺伤使用者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采血针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伤是临床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也是发生职业感染的主要途径,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肝病毒(HBV)。
针刺伤的防护一直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但是目前的采血针装置只有一个保护罩,这种保护罩在抽血前就需要去除,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8065184U公开的一种儿科采血用防针刺伤装置,通过设置遮挡的针筒,减少了人体接触针头的机会,降低了针刺伤的发生,但是采血针采血后,套上保护罩的过程中仍存在针头刺伤风险,难以对后续的作业进行保护。
因此,提出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采血针装置,解决针头套入保护罩时仍存在刺伤风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采血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头套入保护罩时仍存在刺伤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采血针装置,包括抽血针筒,所述抽血针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血活塞,所述抽血活塞的顶部卡接有抽血杆,所述抽血针筒的底部连通有防护机构,所述抽血针筒表面的右侧熔接有卡接机构,所述抽血针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保护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对保护机构进行限位,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部与抽血针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套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抽血针筒表面两侧的底部均一体加工有滑块,所述抽血针筒通过滑块与保护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栓接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顶端与滑槽内部的顶端栓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块,所述卡块的左侧与抽血针筒表面的右侧熔接,所述卡块的右侧一体加工有压块,所述保护套表面右侧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通过卡槽与保护套卡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针头,所述针头的顶端与抽血针筒的底端连通,所述针头的表面卡接有针套。
优选的,所述抽血针筒表面顶端的两侧均一体加工有受力片,所述受力片由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弹性条为橡皮筋,所述弹性条由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卡块为J型结构,所述卡块由PE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采血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抽血针筒、抽血活塞、抽血杆、卡接机构、保护机构和防护机构的设置,能有效避免采血针套入保护罩时存在被刺伤风险、难以对后续的作业进行保护的问题;
2、通过对受力片的设计,可以帮助抽血针筒进行抽血活动,给予活动抽血杆的着力点,通过弹性条、卡块的设计,可以实现采血针采血结束后,保护套的自动弹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作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1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