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1570.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8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虞佰先;曹伟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复合 地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内插入空心大直径混凝土桩,混凝土桩平面上呈梅花型布置,桩间距为桩身直径的2‑3倍,桩顶铺设褥垫层,褥垫层采用级配碎石与石灰土搅拌混合压实。大直径素混凝土桩身直径大,刚度大,挤密效果好,通过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可以极大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减小地基沉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背景技术
19世纪30年代,欧洲开始出现复合地基技术,当时主要通过砂桩加固法来处理松散的砂土地基。后续发展为原地基土层中设置灰土桩、碎石被、水泥搅拌桩、粉喷桩、桩、素混凝土桩等形成复合地基,以共同承担上部结构、基础等传给地基的荷载。虽然灰土桩、碎石桩、水泥搅拌桩、粉喷桩、桩复合地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但是有时还是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的技术要求。主要是这些复合地基中加强体刚度较小、离散性较大、施工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上部荷载不能有效地被传递到地基较深处。比如碎石桩,在距离桩身顶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高应力区,由于此范围内的桩间土的围箍作用有限,土体很容易发生膨胀破坏,即使增加桩长几乎也不能提高地基承载力。
近年来,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得到快速发展及应用,它克服了灰土桩刚度小、传力差等缺点,传力稳定、挤密效果好;和普通桩基础相比较,桩身仅配置构造钢筋,在桩与基础之间铺设褥垫层,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褥垫层传递到桩与桩间土,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良好的经济性,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基处理方法,并且在我广东、四川等地都有广泛应用,但在深厚软土地区应用相对较少。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与普通素混凝土桩、CFG桩在受力和变形特性方面都非常相似,但是针对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适合于软土地区的新型复合地基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内插入空心大直径混凝土桩,混凝土桩平面上呈梅花型布置,桩间距为桩身直径的2-3倍,桩顶铺设褥垫层,褥垫层采用级配碎石与石灰土搅拌混合压实。
混凝土桩为素混凝土桩,由混凝土和适当构造配筋组成。
褥垫层20-50cm厚。
素混凝土桩桩径为800mm-1400mm;桩长15m以内。
有益效果:本方案充分发挥桩体置换作用和挤密作用。大直径素混凝土桩身直径大,刚度大,挤密效果好,通过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可以极大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减小地基沉降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素混凝土桩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素混凝土桩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素混凝土桩顶部铺设褥垫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内插入空心大直径混凝土桩,混凝土桩平面上呈梅花型布置,桩间距为桩身直径的2-3倍,桩顶铺设褥垫层,褥垫层采用级配碎石与石灰土搅拌混合压实。混凝土桩为素混凝土桩,由混凝土和适当构造配筋组成。褥垫层20-50cm厚。素混凝土桩桩径为800mm-1400mm;桩长15m以内。
为了说明本方案的技术效果,下面根据实验进行证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1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窗用平开式驱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污垢收集功能的微孔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