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1500.0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7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毛从强;刘继波;齐亚文;刘世;刘焕军;勾洪浩;李辛;林建军;于正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11/12 | 分类号: | B61G11/12;F16F9/06;F16F9/3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 ||
1.一种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包括第一筒体端和第二筒体端;
缸体:部分插入第一筒体端,与筒体间可相对运动;缸体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间形成第一间隙腔,缸体外壁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封闭其与第一筒体端之间的间隙腔,形成第一液腔;
柱塞:在第二筒体端一侧插入缸体,与缸体间可相对运动;柱塞位于缸体内的一端设置有端盖;柱塞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端盖沿径向封闭缸体内径,与缸体之间形成第二液腔,与活塞之间形成第三液腔,所述活塞与柱塞之间形成气腔;
力传递部件:设置在柱塞的外侧,可相对柱塞运动,可与筒体联动;所述力传递部件在受到压力时推动柱塞,在受到拉力时,拉动筒体;
所述第一液腔分别与第三液腔连通,所述第二液腔与第三液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沿阀体、缸体侧壁和柱塞侧壁设置有:
第一流体通路:连通第一液腔和第三液腔,其上设置有第一导通组件;
第二流体通路:连通第一液腔和第三液腔,其上设置有第二导通组件;
所述第一导通组件和第二导通组件的压力导通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柱塞与端盖的连接端,柱塞与缸体内壁之间、端盖与缸体内壁之间,均存在间隙,形成第二间隙腔,所述第二间隙腔连通第一流体通路和第二流体通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体通路包括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通道、贯通缸体侧壁的第二通道和贯通柱塞侧壁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间隙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第二间隙腔连通;
所述第二流体通路包括设置在阀体上的第四通道和贯通缸体侧壁的第五通道,所述第五通道分别与第四通道和第二间隙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组件为增压阀,所述增压阀朝向第二液腔的一侧端面为锥面,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增压阀配合处设置为与增压阀锥面配合的锥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连通第二液腔和第三液腔的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三导通组件,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四导通组件,所述第三导通组件和第四导通组件的受压导通方向相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包括汇聚成一个朝向第二液腔的主通路;
第三导通组件为增压阀,所述增压阀朝向第二液腔的一侧端面为锥面,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与增压阀配合处设置为与增压阀锥面配合的锥面结构;
第四导通组件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被设置为,当第三液腔压力大于第二液腔压力时,开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部件插入间隙腔内,力传递部件向筒体内壁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筒体向力传递部件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配合形成力传递部件与筒体之间的连动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筒体端向缸体外壁方向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缸体外壁进一步向外侧延伸形成第四延伸部,第三延伸部与第四延伸部配合形成圆筒与缸体之间的止动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沿筒体侧壁设置有连通外界与第一液腔的第一罐液孔,沿缸体侧壁设置有连通外界与第二液腔的第二罐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15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月球基地车的防滑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管材的单螺旋挤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