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0478.8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5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小春;周小耕;陈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微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耳机本体,设置有中空的壳体,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接,或者通过中间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传感器连接。能够在较小的作用力下对耳机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播放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控制,通常会在耳机上设置有控制按键,但是目前在耳机上设置的按键通常为机械按键,由于机械按键的灵敏度较低,机械按键在操作时,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使耳机也会对用户的耳朵造成一定的挤压力,从而造成不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能够在较小的作用力下对耳机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
耳机本体,设置有中空的壳体;
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接,或者通过中间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
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耳机壳体的腔体内设置有传感器,并且该传感器与壳体的内壁相抵接,对壳体相应的位置施加作用力,便可使相应的传感器产生压力信号,控制电路检测该压力信号后,便可输出相应的指令,由于传感器灵敏度较高,因此上述的作用力较小时即可触发传感器产生电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弯折形成凸起,所述凸起的内凹面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凸起的外凸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壁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凸起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与两个所述凸起的内凹面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上设置有蓝牙收发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一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另一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间隙,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外壁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陷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基准电压输出模块、第一压力信号输出模块、第二压力信号输出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所述基准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压力信号输出模块、第二压力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信号输出模块、第二压力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准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放大器U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微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微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0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读数的工业用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通信交换机的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