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生物滤池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8289.7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3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鸣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4;B01D53/04;B01D5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闵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生物 滤池 除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包括循环加热腔和循环水箱,所述循环加热腔的左侧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抽水管贯穿循环加热腔的上壁且延伸至循环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的顶部搭接有加湿填料箱,所述循环加热腔位于加湿填料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除臭抽风机。该土壤生物滤池除臭装置,通过设置循环水泵,提高了对循环水的利用效率,节约了水资源,通过设置抽风吸口,增强了除臭抽风机对臭气的吸取效率,通过设置循环加热风道,有效地利用了循环加热腔内循环水泵和除臭抽风机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热气,让寒冷天气条件下过滤生物层内的微生物可以顺利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是指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
目前环保领域在采用的生物滤池进行除臭时,往往把主要研究方向放在自动化控制方向,诚然,自动化控制是一个主流趋势,但对于本领域而言,如何保证生物滤池内的微生物顺利成长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我国北方地区而言,冬季气温相对较低,通常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本发明旨在针对生物滤池除臭领域的微生物在寒冬条件下顺利成长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生物滤池除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包括循环加热腔和循环水箱,所述循环加热腔的左侧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抽水管贯穿循环加热腔的上壁且延伸至循环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的顶部搭接有加湿填料箱,所述循环加热腔位于加湿填料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除臭抽风机,所述加湿填料箱的右部和循环加热腔的外顶部夹角处设置有生物过滤装置,所述生物过滤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顶盖,所述生物过滤装置的右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循环加热风道。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泵的抽水管贯穿循环加热腔的上壁,且延伸至循环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水泵的抽水管位于循环水箱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过滤头,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管向上延伸至加湿填料箱的顶部,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管位于加湿填料箱的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淋花洒,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管位于生物过滤装置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浇灌花洒。
优选的,所述加湿填料箱的内部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形状的填充料,所述加湿填料箱的顶部和底部为不密封的管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除臭抽风机的抽风管贯穿循环加热腔的左壁,且延伸至循环加热腔的外部,所述除臭抽风机的抽风管的左端开设有若干个抽风吸口。
优选的,所述生物过滤装置包括培养土壤层和过滤生物层,所述培养土壤层的左侧底部通过排水管与循环水箱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循环加热风道的底部贯穿循环加热腔的右壁且延伸至循环加热腔的内部,所述循环加热风道位于循环加热腔内部的左端内管壁固定安装有管道风机,所述循环加热风道与生物过滤装置右侧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单向进气阀。
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顶盖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透明玻璃顶盖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管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土壤生物滤池除臭装置,通过设置循环水泵,让该除臭装置在进行预洗阶段的水在循环水箱和喷淋花洒之间形成循环,同时,浇灌花洒浇灌后的水也会经培养土壤层的底部进入循环水箱,此种循环条件下提高了对循环水的利用效率,节约了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鸣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鸣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8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倍频的宽频ODMR信号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流体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