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治理一体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77807.3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毛航球;杨秋婵;张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赵超群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臭水 治理 一体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治理一体化设备,包括箱体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输送装置、吸附净化层、沉水植物层以及浮床植物层,所述箱体的一侧侧壁上端低于另一侧侧壁上端,吸附净化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生物陶粒层、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层以及砾石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黑臭水治理一体化设备,设置有吸附净化层,能够对水体进行物理吸附以及微生物代谢降解,使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设置有沉水植物和浮床植物层,能够对净化后的水体继续进行净化,使水体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治理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径流未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至环境中,破坏原有的水生态环境平衡,严重威胁到人们身心健康。常见的水体污染治理手段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其中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水体修复技术以其对环境友善的特点,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经济效应和适用性,具有广阔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现有的水体修复设备缺乏层次结构,不能使废水得到充分的净化,导致水体修复效果不好。因此,急需一种净化效果好的黑臭水治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黑臭水治理一体化设备,设置有吸附净化层,能够对水体进行物理吸附以及微生物代谢降解,使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设置有沉水植物和浮床植物层,能够对净化后的水体继续进行净化,使水体达到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黑臭水治理一体化设备,包括箱体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输送装置、吸附净化层、沉水植物层以及浮床植物层,所述箱体的一侧侧壁上端低于另一侧侧壁上端,吸附净化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生物陶粒层、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层以及砾石层。
其中,所述生物陶粒层中生物陶粒的直径小于5mm,容重为200-500kg/m3。
其中,所述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包括复合菌,所述复合菌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
其中,所述固定化微生物小球还包括用于包裹复合菌的壳体,所述壳体采用占固定化微生物小球重量份数为0.5-10%的海藻酸钠和2-20%的聚乙烯醇制成。
其中,所述沉水植物层中种植的植物包括蜈蚣草、红波、铁皇冠和绿菊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浮床植物层中植物的植物包括美人蕉、水芹菜、菖蒲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砾石层的砾石为圆球状。
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废水和空气的输送管,输送管靠近吸附净化层的一侧设置有曝气孔。
其中,所述黑臭水治理一体化设备还包括光源,光源位于浮床植物层的上方。
其中,所述光源为日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黑臭水治理一体化设备,设置有吸附净化层,能够对水体进行物理吸附以及微生物代谢降解,使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设置有沉水植物和浮床植物层,能够对净化后的水体继续进行净化,使水体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浮床植物层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7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式接头雾化面罩
- 下一篇:一种水杨酸运输用安全储存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