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生产用覆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7114.4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2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衡达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2 | 分类号: | B29C63/02;B26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生产 用覆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生产用覆膜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内部顶端通过轴承等间距安装有传送辊,所述储液箱的顶部焊接有外壳,且外壳的内部顶端对称安装有四组电缸本体,所述电缸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一端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料辊,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还安装有弹簧减震器,且弹簧减震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另一端安装有风机本体,且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切割组件,所述安装板的还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辊组件。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覆膜效果好,安全稳定,提高工作效率,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生产用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一种非晶体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是由玻璃膏融液逐渐冷却,度逐渐增大而获得的物质。当今社会,玻璃已经普及到了人民的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玻璃生产之后需要进行多到加工工序,玻璃覆膜是玻璃生产的重要步骤,传统的玻璃覆膜需要人工操作,不仅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低下,而现有的覆膜机器覆膜效果不理想,覆膜时容易产生气泡,同时对于膜与玻璃的粘贴不稳定,影响覆膜效果,不利于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生产用覆膜装置,解决人工覆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同时覆膜机器覆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生产用覆膜装置,包括:储液箱,且储液箱的底部拐角处对称安装有四组粘贴减震橡胶垫的支腿,所述储液箱的内部顶端通过轴承等间距安装有传送辊,且传送辊的一端贯穿储液箱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储液箱的背面底端固定安装有带皮带轮的变频电机,且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储液箱的内部位于传送辊的底端活动穿插有滤板,且储液箱的底端设有带阀门的排水管,所述储液箱的顶部焊接有外壳,且外壳的内部顶端对称安装有四组电缸本体,所述电缸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一端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组固定架,且两组固定架上活动安装有包覆薄膜的料辊,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位于喷淋管和料辊之间还安装有弹簧减震器,且弹簧减震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另一端通过支架安装有风机本体,且安装板的底部位于料辊和风机本体之间安装有切割组件,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位于料辊和切割组件之间还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辊组件,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进出端分别通过管道与喷淋管进料口和储液箱出水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底端设有带刻度线的观察窗,且储液箱的一端顶部还设有带端盖的注水管,所述储液箱与滤板连接处设有滑块,且滤板的一端贯穿储液箱固定连接有带密封垫圈的抽拉板。
优选的,所述传送辊的表面两端安装有挡圈,且传送辊的表面还包覆有带防滑螺纹的橡胶套,所述外壳的两端设有供玻璃穿过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压辊组件包括与减震弹簧连接的龙门架,且龙门架的内侧底端安装有至少两组包覆橡胶垫的压辊,所述风机本体的内部底端还安装有电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对称固定在安装板底部的竖板,且两组竖板之间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片,两组所述竖板之间还转动连接有贯穿移动块的丝杆,且竖板的外侧还安装有与丝杆传动连接的正反转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连接水泵的喷淋管和弹簧减震器底部的刮板可以在覆膜前对玻璃表面进行简单的清理,同时使玻璃的表面湿润,方便薄膜的粘贴,利用压辊组件可以在贴膜操作的时候有效的把薄膜压在玻璃表面,同时能够挤压排出玻璃与薄膜之间的气泡,而切割组件中正反转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可以实现移动块带着切割刀片在导柱表面来回移动,从而对薄膜进行切割,最后利用带电加热管的风机本体往玻璃表面吹自然风或者热风,可以加快覆膜后薄膜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衡达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衡达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7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原料熔融设备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净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