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模具的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76264.3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9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林;黄玮文;王平江;徐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43/0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模具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模具的定位装置,包括输送机、传感器以及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直线滑轨、两个第一气缸、龙门架以及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推板、第二气缸、若干个定位杆以及若干个导向轮。本实用新型将陶瓷模具放置在输送机上传输,当传感器感应到陶瓷模具的位置时,输送带机停止运输,同时移动组件和导向组件对一组陶瓷模具进行推动及定位,使得陶瓷模具在输送机输送过程中跑偏现象实时纠正,起到纠偏的作用,方便后续工序;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对调整两组陶瓷模具间距调整灵活有效、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能耗低、易于加工、易于装配、易调整,实用性强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模具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更被誉为“陶瓷的故居”,随着现代的发展,我国的陶瓷已经作为新兴商品进入了国际市场,远销日本、印度、美国等地,并且获得了很好的反响,陶瓷的需求量也大大的增加,因此陶瓷原料的需求量也随之迅猛增加。
陶瓷生产行业中,通常由人工将脱完模的陶瓷模具通过人工进行输送或搬运作业,一方面,在陶瓷联动生产线中,制品输送时输送带会出现一定的振动,致使陶瓷模具出现偏移的现象;另一方面,不同陶瓷企业对制品收取形式不同,当制品以双排形式挤出,由于人工的误差,无法将陶瓷模具准确的放至输送机的正确位置上,或者陶瓷模具本身没有摆正,会存在一些偏差,为后续加工带来诸多不便,同时陶瓷模具重量相对比较重,人工劳动强度大,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不适合企业的发展。
在现有的调整陶瓷模具间距装置中,结构复杂,不能实时进行,不利于后续配合机械设备自动化生产,这样导致生产效率低,不适合企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易调整以及实用性强的陶瓷模具的定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陶瓷模具的定位装置,包括输送机、传感器以及移动组件,所述输送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输送带以及带动所述输送带转动的电机,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直线滑轨、两个第一气缸、架设在两个所述直线滑轨上的龙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的导向组件,两个所述直线滑轨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直线滑轨的一端,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设置在所述龙门架的两端,所述龙门架两端的内侧均竖直设置有导轨,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推板、第二气缸、若干个定位杆以及若干个导向轮,所述推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竖直设置在所述龙门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推板上,各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推板的底部,且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导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定位杆为4根,且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杆呈V字型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直线滑轨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推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各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对应所述通孔设置,以通过螺母组件将所述定位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轮为弹性导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轮的轮轴垂直设置所述定位杆的端部,且所述导向轮的轮面伸出所述定位杆的端部。
通过采用前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陶瓷模具放置在输送带上传输,当传感器感应到陶瓷模具的位置时,输送带停止运输,同时移动组件和导向组件对一组陶瓷模具进行推动及定位,使得陶瓷模具在输送机输送过程中跑偏现象实时纠正,起到纠偏的作用,方便后续工序;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对调整两组陶瓷模具间距准确地放至在输送机的正确位置上,调整灵活有效、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能耗低、易于加工、易于装配、易调整,实用性强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未经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6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空气加湿功能的室内气体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插座的防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