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6155.1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2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郭航瑜;曾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航瑜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G01N1/2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88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流控 芯片 细菌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检测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光子探测器、数据处理单元;微流控芯片包括相互连通的富集区和荧光反应区;富集区设有用于待测菌液进样的第一进液通道,及用于免疫磁性纳米探针溶液进样的第二进液通道;荧光反应区设有用于发光试剂进样的第三进液通道、用于排出废液的出液通道及用于对接所述光子探测器的光纤通道;光子探测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输出至数据处理单元。上述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检测系统中,采用微流控芯片对待测菌液进行富集和荧光检测,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和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食品普遍要经过食材产出、加工处理以及输送、保存和最终的售出环节,如果在这些环节当中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就会面临细菌污染等问题,细菌污染就会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等问题,从而引发食源性疾病,所以研发一种便携、快速的细菌微生物检测系统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对人们日常饮食安全的保障和卫生安全部门对食品的各项污染进行检查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目前常见的细菌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检测法、膜过滤法和酶联免疫法。虽然这些检测方法尚能满足细菌检测的一般需要,但是这些检测方法或多或少仍存在较大的缺陷,例如,细菌培养法的检测周期长;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的检测精度低;膜过滤法和酶联免疫法的检测灵敏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检测系统。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检测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光子探测器、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相互连通的富集区和荧光反应区;
所述富集区设有用于待测菌液进样的第一进液通道,及用于免疫磁性纳米探针溶液进样的第二进液通道;
所述荧光反应区设有用于发光试剂进样的第三进液通道、用于排出废液的出液通道及用于对接所述光子探测器的光纤通道;
所述光子探测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输出至数据处理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集区下方设有磁性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集区和所述荧光反应区的连通通道上设有微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的表面包覆锡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子探测器设置为光电倍增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子探测器设置为雪崩光电二极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信号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主控芯片、电源和显示器;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将所述光子探测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放大;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放大后的所述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处理所述数字信号,并将处理结果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
所述电源用于分别为所述信号放大电路、所述模数转换电路、所述主控芯片和所述显示器提供电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ICL7650斩波稳定放大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芯片设置为ADuC834芯片。
上述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检测系统中,采用微流控芯片对待测菌液进行富集和荧光检测,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和准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航瑜,未经郭航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6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