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床用病员服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5570.5 | 申请日: | 201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1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郑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10;A41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员 | ||
一种过床用病员服,包括病员服上衣、病员服下衣、助力带,病员服上衣背部对角线固定设置有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病员服下衣腰部固定设置有第三套体,助力带共设置三条,分别穿过第一套体、第二套体和第三套体,所述助力带两端部设置可容一手进入的手握孔,病员服下衣裤腿部位处设置有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通过在腰部和背部对角线设置助力带,保证了着力点受力均匀,能够实现病人的安全快速过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床用病员服。
背景技术
传统上医院提供的病服基本上是结构简单的病服,仅作为普通的穿着服装,待一些生活不能自理、卧床的病人需要做B超、CT等特殊检查或有需要进出入手术室时,病人需要过床,采用传统过床方法,护士需直接搬抬病人肢体,着力点不恰当或共同搬抬动作协调不一致,易加重病人病情,引发副损伤。
中国专利CN 204763537 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病服,其通过在病服上衣下摆处设置牵拉环,病服裤的裤腿处设置扣环,裤脚设置绑带孔来辅助病人移动身体,但是其牵拉环和扣环设置位置的分布,着力点的受力不均匀,并不能实现过床。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床用病员服,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病人过床时护士直接搬抬病人肢体着力点不恰当或受力不均导致病人副损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一种过床用病员服,包括病员服上衣、病员服下衣、助力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病员服上衣背部对角线固定设置有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病员服下衣腰部固定设置有第三套体,所述助力带共设置三条,分别穿过第一套体、第二套体和第三套体,所述助力带两端部设置可容一手进入的手握孔。
优选的,所述病员服下衣裤腿部位处设置有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
优选的,所述手握孔周边设置有防滑耐磨的衬垫。
优选的,所述助力带宽度为5cm。
使用时,护士人员手拉手握孔和拉手对病人搬抬进行过床,助力带在背部对角线设置,在腰部设置保证了着力点的受力均匀,能够实现安全快速过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床用病员服,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过床用病员服通过在腰部和背部对角线设置助力带,保证了着力点受力均匀,能够实现病人的安全快速过床。
附图说明
图1为专利CN 204763537 U病员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1、病员服上衣;2、病员服下衣;3、助力带;4、第一套体;5、第二套体;6、第三套体;7、手握孔;8、第一拉手;9、第二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过床用病员服,包括病员服上衣1、病员服下衣2、助力带3,病员服上衣1背部对角线固定设置有第一套体4和第二套体5,病员服下衣2腰部固定设置有第三套体6,助力带3共设置三条,助力带3宽度为5cm,分别穿过第一套体4、第二套体5和第三套体6,助力带3两端部设置可容一手进入的手握孔7,手握孔7周边设置有防滑耐磨的衬垫,病员服下衣2裤腿部位处设置有第一拉手8和第二拉手9。
图1为专利CN 204763537 U病员服结构示意图,其在病服上衣下摆处设置牵拉环1b,病服裤的裤腿处设置扣环5,牵拉环1b和扣环5的分布位置不均匀,只设置在腰部和腿部,过床时患者身体受力点不均匀,容易导致患者副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5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冲洗装置
- 下一篇:铝管表面树脂涂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