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引接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5246.3 | 申请日: | 201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9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渊;柳磊;陈灯明;何雨晴;朱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诸成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0 | 分类号: | H02G15/00;H02K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引接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缆本体由接地缆芯、聚酯纤维层、聚氯乙烯绝缘层、镍带铠装层、镀锌铜丝铠装层以及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组成,接地缆芯设置为三组,三组接地缆芯之外包裹一层聚酯纤维层,聚酯纤维层之外包裹一层聚氯乙烯绝缘层,聚氯乙烯绝缘层之外包裹一层镍带铠装层,镍带铠装层之外包裹一层镀锌铜丝铠装;电缆本体周侧面线性排列固定有多个用于密闭卡接的锥形卡接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缆本体上设计的锥形卡接块以及锥形卡接块对应设置的环形锥槽、防水环或环形槽特征提高了电缆线直接与电机壳体的连接密实性与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电机引接线电缆连接需要护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引接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指传导电流的导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电机用电缆当中,对电缆的各项指标要求较高。其中一些密闭防水电机上使用的电缆要求较高,一般采用电缆加护套共同作用将电缆与电机壳体间的间隙填充,以达到密闭防水的效果,整体连接部件较多,且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不足易滑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引接电缆,通过在电缆本体上设计的锥形卡接块以及锥形卡接块对应设置的环形锥槽、防水环或环形槽特征提高了电缆线直接与电机壳体的连接密实性与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电机引接线电缆连接需要护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机引接电缆,包括电缆本体由接地缆芯、聚酯纤维层、聚氯乙烯绝缘层、镍带铠装层、镀锌铜丝铠装层以及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组成,所述接地缆芯设置为三组,每组接地缆芯之内设置有十根镍导体线芯,三组接地缆芯之外包裹一层聚酯纤维层,所述聚酯纤维层之外包裹一层聚氯乙烯绝缘层,所述聚氯乙烯绝缘层之外包裹一层镍带铠装层,所述镍带铠装层之外包裹一层镀锌铜丝铠装;所述电缆本体周侧面线性排列固定有多个用于密闭卡接的锥形卡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卡接块大径端面开有向小径端凹陷的环形锥槽;所述环形锥槽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卡接块圆锥面由小径端至大径端均布固定有直径依次变大的防水环;所述防水环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卡接块圆锥面由小径端至大径端均布开有直径依次变大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环形槽开口指向小径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本体一端设有插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缆本体上设计的锥形卡接块以及锥形卡接块对应设置的环形锥槽、防水环或环形槽特征提高了电缆线直接与电机壳体的连接密实性,减少的护套的使用,电缆直接与电机壳体直接连接,相对位置更加可靠稳定。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电缆本体,2-锥形卡接块,3-环形锥槽,4-防水环,5-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诸成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诸成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5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流程泵
- 下一篇:一种国际贸易教学用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