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起雾汽车车灯配光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5053.8 | 申请日: | 201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1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聂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明睿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5/60 | 分类号: | F21S45/60;F21S45/43;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起雾 汽车 车灯 配光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起雾汽车车灯配光镜,包括壳体、灯泡、配光镜、安装框架和接线片,所述壳体前端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且通风口位于配光镜后方,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设有限流板,所述壳体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集气腔,所述集气腔进气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网罩,所述集气腔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引风机,所述集气腔出气端连接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集气腔之间通过通风孔连通,所述加热腔内部设有加热丝,所述通风口均与加热腔连通。该种防起雾汽车车灯配光镜能够利用热气将配光镜上的水雾除去,提高了照明效果,从而避免由于温差产生的配光镜起雾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起雾汽车车灯配光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配光镜在空气潮湿或者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在内表面冷凝成小水珠,同时很难使灯体内热量排出灯体,影响了车灯的外观和光学效果,从而影响驾驶员行车视野与行车的安全性的问题;且现有的汽车车灯配光镜多为半封闭结构,灯泡在使用时周围空气温度会升高,此时热空气向壳体内低温区域流动,热空气在低温区遇冷的配光镜后凝结成水珠,并附着在配光镜内表面上形成雾状的区域,长久积聚最终形成大的水滴,若水滴长久在灯内滞留,容易腐蚀零部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防起雾汽车车灯配光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起雾汽车车灯配光镜,包括壳体、灯泡、配光镜、安装框架和接线片,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灯泡,所述壳体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配光镜,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架,所述壳体后端固定设置有接线片,所述壳体前端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且通风口位于配光镜后方,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设有限流板,所述壳体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集气腔,所述集气腔进气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网罩,所述集气腔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引风机,所述集气腔出气端连接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集气腔之间通过通风孔连通,所述加热腔内部设有加热丝,所述通风口均与加热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通风口在壳体前端底部呈一状等距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截面为圆状,且出气口内的限流板截面为半圆状。
进一步的,所述引风机和加热丝通过控制器控制启停,且引风机和加热丝均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内壁设有一层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丝的加热温度在36-45℃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起雾汽车车灯配光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优点在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开启引风机与加热丝,引风机将进气网罩的外界空气引入集气腔内,接着加热丝加热,并将加热温度维持在36-45℃之间,且加热过程控制在1-2分钟,使其引风机将加热空气通过壳体右侧底端呈一状等距排列设置的若干个通风口均匀吹至配光镜,利用热气将配光镜上的水雾除去,提高了灯泡的照明效果。
2、热风将配光镜上的水雾除去后,通过壳体上的出气口排出,起到了良好的通风效果,使壳体内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避免雾气的形成,并且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器单独开启引风机与外界空气的快速循环,使灯体内温度降低,从而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左侧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正面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明睿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明睿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5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