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染科临床用听诊器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2546.6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1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袁萍萍;周富思;王荣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萍萍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A6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染 临床 听诊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染科临床用听诊器套,包括防护套、放置槽和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该感染科临床用听诊器套,通过防护套、放置槽、卡槽、卡板、压板、支撑弹簧和听诊器头之间的配合设置,医生使用听诊器对患者进行听诊时,卡先按压压板,将防护套套在听诊器头的外表面,然后松开压板,则卡板将卡入卡槽内部,从而对防护套进行固定,此时医生进行听诊时,听诊器头未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可有效降低听诊器被污染的情况发生,并且医生听诊完毕后,只需用手按压压板,则防护套即可脱落,不需医生碰触到防护套,可有效降低医生被感染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听诊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染科临床用听诊器套。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听诊器是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自从被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听诊器是临床上医生对患者用来感应心脏内腔震动不可缺少的医疗器具,但目前临床上医生配备的听诊器都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特别是对感染科患者进行诊断时,感染率特别高,对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不便和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染科临床用听诊器套,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感染科临床用听诊器套,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防护套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远离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听诊器头,所述听诊器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听诊器管。
可选的,所述听诊器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形呈圆形。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听诊器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防护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的材质为透明塑料。
可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听诊器头。
可选的,所述压板和支撑弹簧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所述支撑弹簧的工作状态为压缩状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染科临床用听诊器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感染科临床用听诊器套,通过防护套、放置槽、卡槽、卡板、压板、支撑弹簧和听诊器头之间的配合设置,医生使用听诊器对患者进行听诊时,卡先按压压板,将防护套套在听诊器头的外表面,然后松开压板,则卡板将卡入卡槽内部,从而对防护套进行固定,此时医生进行听诊时,听诊器头未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可有效降低听诊器被污染的情况发生,并且医生听诊完毕后,只需用手按压压板,则防护套即可脱落,不需医生碰触到防护套,可有效降低医生被感染的概率,保证医生的身体健康。
2、该感染科临床用听诊器套,通过固定槽内部螺纹连接有听诊器管,不仅使听诊器管拆卸更加方便,而且固定更加牢固,通过挡板的设置,可以使医护人员在进行听诊时,更加方便的拿住听诊器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萍萍,未经袁萍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2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商管理用工作台
- 下一篇:用于污水处理的出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