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疫组化抗体抹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1141.0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5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菊;王奎淞;赵鲲鹏;刘靓;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2 | 代理人: | 郭海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疫 抗体 抹匀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组化抗体实验,具体涉及一种免疫组化抗体抹匀器,包括杆、盘、硅胶刷毛、免疫组化物和载玻片,所述的盘水平设置,杆竖直连接在盘上端,硅胶刷毛设置在盘的下方,硅胶刷毛设置有多个,免疫组化物设置在载玻片上方,免疫组化物通过硅胶刷毛转动搅拌均匀,还包括支撑限制装置,支撑限制装置包括套筒,套筒顶部设有支板,套筒下表面与载破片接触,免疫组化物设置在套筒内,杆贯穿支板,杆与支板活动连接,盘设置在套筒内,在不破坏组织的前提下既能保证组织和抗体能完全涂抹均匀、并且能保证组织和抗体不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组化抗体实验,具体涉及一种免疫组化抗体抹匀器。
背景技术
实验室在进行免疫组化实验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组织放置在载玻片上,然后在组织上滴加抗体,滴加的抗体由于水分子张力的作用,抗体不能均匀的分布在组织上,通常为解决这一问题,操作者会使用滴加抗体的枪头将抗体和组织涂抹均匀,但这一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枪头属于硬质材料,在涂抹过程中极易破坏组织,将组织划破,影响实验结果;
二是在涂抹过程中,由于载破片体积较小,操作精度无法控制,操作时容易将枪头划出载玻片,在抗体水分子的张力作用下,从而导致抗体随着枪头将组织带出载玻片,使得组织和抗体外流,无法进行实验,需重新制作新的免疫组化物。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疫组化抗体抹匀器,在不破坏组织的前提下既能保证组织和抗体能完全涂抹均匀、并且能保证组织和抗体不流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疫组化抗体抹匀器,包括杆、盘、硅胶刷毛、免疫组化物和载玻片,所述的盘水平设置,杆竖直连接在盘上端,硅胶刷毛设置在盘的下方,硅胶刷毛设置有多个,免疫组化物设置在载玻片上方,免疫组化物通过硅胶刷毛转动搅拌均匀。
进一步还包括支撑限制装置,支撑限制装置包括套筒,套筒顶部设有支板,套筒下表面与载破片接触,免疫组化物设置在套筒内,杆贯穿支板,杆与支板活动连接,盘设置在套筒内。
进一步所述的杆上设有凸台,凸台设置在套筒内,凸台与支板下表面贴合,杆上端连接有压帽,压帽和支板直接设有弹簧,杆设置在弹簧内,弹簧设置在支板上方。
进一步所述的杆和支板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杆上设有螺旋凹槽Ⅰ,支板与杆连接处设有螺旋凹槽Ⅱ,杆通过滚珠与支板连接,滚珠设置在螺旋凹槽Ⅰ和螺旋凹槽Ⅱ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支板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连通螺旋凹槽Ⅱ顶部和支板上方,安装孔上端开口处连接有顶丝。
进一步所述的支板上开设有孔,孔连通套筒内部和支板上方。
进一步所述的套筒与载玻片之间设有橡胶垫圈,橡胶垫圈与套筒下端连接,免疫组化物设置在橡胶垫圈内。
进一步所述的支板侧部设有手指扶手两个,手指扶手延伸至套筒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硅胶刷毛对组织和抗体进行涂抹均匀的操作,防止破坏组织;
2.通过套筒限制硅胶刷毛的活动范围,并对组织和抗体形成阻挡,防止其外流;
3.通过弹簧及杆和支板的连接结构,实现硅胶刷毛在下降上升的过程中可实现同步旋转的功能,帮助涂抹更加均匀快速,同时实现自动回位的功能,操作方便,高效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半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未经甘肃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1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