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防臭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1023.X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2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娟;张志茹;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130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防臭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防臭垃圾桶,包括外桶和外桶内腔的内桶,外桶外侧开设有清理门,清理门与外桶外壁开口处铰接,外桶内腔设置有分隔板,内桶位于分隔板上方,内桶外壁开设有多个通孔,分隔板上开设有气孔,气孔下方设置有吸气泵,吸气泵排气端由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活性炭网和消毒滤网,外桶侧面嵌设有排风扇,外桶顶部嵌设有伸缩腔,伸缩腔内腔设置有四个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伸出伸缩腔顶部连接有感应盖,感应盖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感应盖侧面均设置有自动感应器,感应盖内腔底部设置有密封塞,外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好,可以自动感应打开盖子,且可以对臭气进行吸附消毒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封防臭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就是装放垃圾的地方,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成,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但是防臭效果不好,且当使用者丢垃圾时,需要手动打开或者脚踩打开盖子,操作复杂,而且在打开盖子时,内部的垃圾散发的臭气会飘出,对空气造成污染,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密封防臭垃圾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防臭垃圾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通垃圾桶防臭效果不好且操作复杂和打开盖子时臭气易飘出对空气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防臭垃圾桶,包括外桶和所述外桶内腔的内桶,所述外桶外侧开设有清理门,所述清理门与所述外桶外壁开口处铰接,所述外桶内腔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内桶位于所述分隔板上方,所述内桶外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下方设置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排气端由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活性炭网和消毒滤网,所述外桶侧面下端嵌设有排风扇,所述外桶顶部嵌设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内腔靠近四角处设置有四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伸出所述伸缩腔顶部连接有感应盖,所述感应盖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感应盖侧面均设置有自动感应器,所述感应盖内腔底部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外桶底部靠近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伸缩腔与所述外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伸缩腔套设在所述内桶上端外壁,所述伸缩腔顶部开通有与所述密封塞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盖内腔,所述感应盖内腔与所述外桶顶部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吸气泵位于所述外桶内腔底部,所述排风扇设置有多个,所述排风扇连通所述外桶内腔下端,所述排风扇位于所述分隔板下方,所述排风扇位于所述消毒滤网右侧。
优选的,所述清理门位于所述分隔板上方,所述清理门上设置有锁芯,所述清理门与所述内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密封塞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塞与所述内桶截面轮廓大小相同。
优选的,外桶底部内腔设置有蓄电池和单机片,所述万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外桶底部,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密封防臭垃圾桶,通过设置密封塞与伸缩腔顶部的通孔相适配,使得外桶内腔密封,避免在不丢垃圾时,气味浸出。
2、该密封防臭垃圾桶,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感应盖底部,当丢垃圾时通过自动感应器感应到物品,从而传送信号到单机片控制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伸缩带动感应盖上移,从而向内桶内腔投垃圾,操作简单方便。
3、该密封防臭垃圾桶,通过设置分隔板上开设有气孔,通过吸气泵吸取内桶外侧的气体从气孔吸出,然后经过活性炭网和消毒滤网进行吸附消毒,在通过排风扇排出外桶内腔,避免直接散发气体污染空气,对垃圾进行有效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1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