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纳米银抗菌整理的涤纶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0156.5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6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水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锦梦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2;B32B27/06;B32B33/00;B32B9/02;B32B9/04;B32B7/12;B32B3/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景洲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纳米 抗菌 整理 涤纶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纳米银抗菌整理的涤纶面料,包括抗紫外线层、抗辐射层、第一抗菌层、基布层、第二抗菌层、防静电层和吸湿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抗紫外线层可以使面料具有很好的抗紫外线功能,通过抗辐射层可以使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辐射功能,防止人体直接接触紫外线和辐射线等,避免损害人体健康;通过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可以使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功能,通过防静电层使面料具有防静电功能,通过吸湿层使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汗功能,同时可以提高面料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涤纶面料,具体是一种使用纳米银抗菌整理的涤纶面料,属于面料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在民用织物和工业用织物都有广泛的用途,纳米银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
目前市场上的涤纶布抗菌性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且涤纶面料的吸湿性较差,且冬季容易带静电,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目前生活中的紫外线强度越来越高,辐射也越来越多,这些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影响身体健康。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使用纳米银抗菌整理的涤纶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纳米银抗菌整理的涤纶面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使用纳米银抗菌整理的涤纶面料,包括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底部粘合连接抗辐射层,所述抗辐射层底部粘合连接第一抗菌层,基布层底部粘合连接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底部粘合连接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底部粘合连接吸湿层。
优选的,抗紫外线层由两层涤纶面料粘合连接而成,且位于上方的所述涤纶面料经紫外线反射剂处理,位于下方的所述涤纶面料经紫外线吸收剂处理。
优选的,所述抗辐射层内埋设若干条交错分布的防辐射条,所述抗紫外线层的厚度与抗辐射层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层内放置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纳米银颗粒,所述第一抗菌层的厚度为抗辐射层厚度的两倍,所述基布层由涤纶纤维纺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抗菌层由镀银的涤纶纤维纺织而成,所述第二抗菌层和第一抗菌层的厚度相同,且所述第二抗菌层的厚度是基布层厚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吸湿层由棉纤维和竹纤维混合纺织而成,所述吸湿层的厚度为防静电层厚度的两倍,所述吸湿层的厚度与基布层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抗紫外线层可以使面料具有很好的抗紫外线功能,通过抗辐射层可以使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辐射功能,防止人体直接接触紫外线和辐射线等,避免损害人体健康;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抗菌层可以使面料具有抗菌功能,通过第二抗菌层可以使面料的抗菌功能更好,通过防静电层使面料具有防静电功能,通过吸湿层使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汗功能,同时可以提高面料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锦梦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锦梦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0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