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韧性超薄磨耗层的易密实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69817.2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7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龙翔;李晓东;徐伟龙;李俊;黄强;李义;许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邓有才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韧性 超薄 磨耗 密实 地热 再生 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韧性超薄磨耗层的易密实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高韧性超薄沥青磨耗层、SBS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掺入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层、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复拌过程中掺入胺类表面活性剂,可使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更易于压实,且可降低压实温度20℃,同时氨基可以提高沥青和集料的粘附性,可使冻融劈裂强度比提高至90%,从而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此外,在热再生路面的表面增加了8mm~15mm密级配的高韧性超薄沥青磨耗层,使得路面表层的抗水渗透性、行驶舒适性和级配的均匀性均有较大改善,大大提高了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韧性超薄磨耗层的易密实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与交通工具的日益进步,道路路面养护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处理是一种利用沥青路面热再生机组对原有路面进行加热、翻松,并添加再生剂、新集料,然后进行复拌、烘干、摊铺、整平、压实的再生工艺。其先进性就在于原路面材料可以100%的利用。因此,近年来就地热再生作为表面功能恢复型养护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目前的就地热再生技术中,由于混合料离析、路面病害(车辙、坑槽等)等因素造成旧沥青混合料级配不稳定,进而造成就地热再生路面级配不稳定,过细时高温性能不足,过粗时路面渗水严重,水稳定性不足。此外,由于设备加热难以完全均匀造成的温度离析使压实变的比较困难,难以保证压实度。因此,就地热再生在对于磨耗层性能要求较高的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上一直难以大范围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韧性超薄磨耗层的易密实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通过在复拌过程中掺加沥青胺类表面活性剂,可使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更易于压实,同时氨基可以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而且由于在热再生路面的表面增加了8mm~15mm的高韧性超薄沥青磨耗层,使得路面表层的抗水渗透性、行驶舒适性和级配的均匀性均有较大改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就地热再生路面级配不稳定、高低温性能均有一定缺陷且不易压实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韧性超薄磨耗层的易密实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高韧性超薄沥青磨耗层、SBS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掺入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层、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
进一步,所述高韧性超薄沥青磨耗层为利用高粘度或超高粘度的改性沥青制备的沥青混合料,掺入0.3%的聚酯纤维,油石比为6.5%~8.0%。如此,使得路面表层的抗水渗透性、行驶舒适性和级配的均匀性改善效果更佳,就地热再生路面更易于压实。
进一步,所述高韧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厚度为8mm~15mm。
进一步,所述高韧性超薄沥青磨耗层的最大粒径的公称直径为8mm。
进一步,所述SBS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的洒布量为0.4L/m2~0.6L/m2。施工过程中,SBS改性乳化沥青由就地热再生车组加热,并由同步摊铺机完成SBS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的摊铺。
进一步,所述掺入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层为采用就地热再生车组进行加热、翻松,并添加再生剂、新集料,然后进行复拌、烘干、摊铺、整平、压实施工完成的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在复拌过程中掺入就地热再生沥青质量0.3%~0.5%的胺类表面活性剂。如此,动稳定度达到3000次/mm以上,冻融劈裂强度比达到85%以上,施工温度降低20℃。同时,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更易于压实,且氨基也可以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掺入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层的厚度为40mm~60mm。
进一步,所述掺入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层的最大粒径的公称直径为13mm~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9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选煤厂自动加药系统中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功能性热塑性橡胶鞋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