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7913.3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林锡润;周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锡润;周作荣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华均 |
地址: | 52908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臭氧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臭氧发生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内部设置有液流通道,内管外壁设置有螺纹通道,内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负极的内电极;外管套设在内管外,外管包覆内管的螺纹通道,外管上设置有连通螺纹通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螺纹通道的两侧,外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正极的外电极。由于内管内部设置有液流通道,液流通道内通入水等流体,能有效带走内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避免热量积聚。而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螺纹通道,气体通过螺纹通道时,产生旋转力,将内管和外管之间的杂质带走,不会堵塞臭氧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冷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O3)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目前市场上的臭氧发生器是采用两个电极进行高压放电,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但电极高压放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排放,会积聚在臭氧发生器内,电极高温运行,伴随产生较多的氮氧化物,将降低臭氧纯度,严重的会另臭氧纯度不足导致产品报废。此外,现有的臭氧发生器大多都是气体在两个电极之间直流通过,在使用时间长久时会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杂质,出现堵塞的情况,造成臭氧发生器出现故障,甚至造成臭氧发生器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冷臭氧发生器,提高臭氧发生器的散热效率,且能防止臭氧发生器出现堵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水冷臭氧发生器,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内部设置有液流通道,所述内管外壁设置有螺纹通道,所述内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负极的内电极;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外管包覆所述内管的所述螺纹通道,所述外管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螺纹通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螺纹通道的两侧,所述外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正极的外电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冷臭氧发生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内管和外管通电后进行放电,通过电离分解产生臭氧。由于内管内部设置有液流通道,液流通道内通入水等比热容较大的流体,能有效带走内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避免热量积聚造成的降低臭氧纯度和产品报废。而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螺纹通道,气体通过螺纹通道时,会产生旋转力,将内管和外管之间的杂质带走,不会堵塞臭氧发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水冷臭氧发生器,所述内管为不锈钢、镁铝合金或钛金铝合金中的任一种材料制作而成。采用上述金属制作的内管,具有导电、耐腐蚀、耐高温的优点,维护简单,能长效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水冷臭氧发生器,所述外管为石英、陶瓷或纳米搪瓷中的任一种材料制作而成。采用上述介质材料制作的外管,在通电后能配合内管进行高压放电,且上述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的优点,能长效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水冷臭氧发生器,所述内管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外管配合密封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密封环分别设置在所述螺纹通道两侧。密封环的设置可防止臭氧发生器中出现臭氧泄漏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水冷臭氧发生器,所述液流通道沿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内管,所述内管两端设置有连通所述液流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把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接入供液回路,在液流通道内通入水等比热容较大的流体,能有效带走内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避免热量积聚造成的降低臭氧纯度和产品报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水冷臭氧发生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处分别设置有连接螺纹,可方便连接外界管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锡润;周作荣,未经林锡润;周作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7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使用的晾衣杆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热电厂生产系统中给水工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