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绞线限位部的桅杆滑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67583.8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5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海;彭建;杨荣江;钟友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纳博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5/50 | 分类号: | F16H55/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绞线 限位 桅杆 滑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绞线限位部的桅杆滑轮,包括滑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滑轮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滑轮上穿设有绞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绞线限制于滑轮上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固定杆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插接槽插接配合的插接柱;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供固定杆滑移的插孔,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壁开设有供限位杆端部插接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滑移连接有可与第一侧壁的内侧壁相抵接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调节固定柱突出和缩入滑移孔的调节组件,具有对限位杆进行拆装更加容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桅杆起重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绞线限位部的桅杆滑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对重物进行升降时,一般使用桅杆式起重机来完成,由于结构轻便、传动简单、装卸容易,被广泛应用于定点装卸重物和安装大型设备中。桅杆起重机包括桅杆、吊钩组、滑轮组、绞线和绞车,绞线一端连接吊钩,另一端绕过桅杆顶端的滑轮组与绞车连接,在对重物进行吊装时,将重物固定在吊钩上,通过绞车拉动绞线在滑轮组上滑动。
参考图1,现有的滑轮组包括滑轮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滑轮1位于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之间,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上穿设有限位杆5,限位杆5上一体成型有固定环,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固定环固定在第一侧板2上。拉动绞线将另一端的重物吊起的过程中,限位杆5可减少绞线从滑轮1的滑轮槽中脱落的情况。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桅杆倾斜设置,在绞车拉动绞线的过程中,绞线与限位杆的侧面摩擦,限位杆的表面容易被绞线磨损坏,对损坏的限位杆进行更换时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绞线限位部的桅杆滑轮,具有便于对限位杆进行拆装,结构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绞线限位部的桅杆滑轮,包括滑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滑轮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滑轮上穿设有绞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绞线限制于所述滑轮上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固定杆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插接槽插接配合的插接柱;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杆滑移的插孔,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杆端部插接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滑移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壁相抵接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调节所述固定柱突出和缩入所述滑移孔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限位部对滑轮上的绞线进行限制,减少绞线从滑轮上脱落的情况;将限位杆的端部插入固定槽内,再通过插接柱和插接槽相配合,从而使限位杆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当限位杆损坏时,通过调节组件使得固定柱缩入滑移孔内,便于向外拉拽固定杆,使得固定杆在插孔内滑移,并使得固定杆上的插接柱与插接槽相分离,便于将限位杆的端部从固定槽内抽出,实现将限位杆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拆卸下来的目的,这样对限位杆进行拆装更加容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盘,所述固定杆远离限位杆的端面开设有调节腔,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腔内,且所述滑移孔与所述调节腔相连通;所述转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的侧面与所述转盘的圆周面平滑过渡,所述固定柱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转盘的圆周面上;所述滑移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柱的侧面和所述滑移孔的孔壁上,当所述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固定柱的端部位于所述滑移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纳博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塞纳博科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7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