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火灾隐患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67532.5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8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索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火灾 隐患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火灾隐患监测装置,包括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和第一箱体,所述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的后端面与第一滑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滑轨的表面焊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滑轨的边缘内部贯穿有螺丝,所述第一箱体位于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的右侧,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表面均安装有第二滑条,所述托台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中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的拆装过程简便,即使更换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也不需在建筑墙体上反复开孔,中空玻璃透明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发生火灾导致空气温度升高时,中空玻璃的设置能够避免监控摄像头被高温破坏,使得监控摄像头正常工作,便于消防人员从内部了解火灾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火灾隐患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安装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用于检测系统中的剩余电流、温度等有关电气火灾隐患产生的电气参数,当被保护线路中监控装置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生报警和控制信号,以便消除剩余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隐患。
现有的电气火灾隐患监测装置通常与警报器和监控摄像头配合使用,与警报器和监控摄像头单独安装,需在墙体上多次开孔固定,增加工作人员的拆装难度,其次火灾发生时温度升高对监控摄像头造成破坏,不利于消防人员了解灾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气火灾隐患监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火灾隐患监测装置,包括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和第一箱体,所述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的后端面与第一滑条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一滑条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表面焊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滑轨的边缘内部贯穿有螺丝,且第一滑轨的后端面设置有建筑墙体,所述第一箱体位于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的右侧,且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表面均安装有第二滑条,且第二滑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的下表面边缘安装有第一阻尼转轴,且第一阻尼转轴的外侧连接有托台,所述托台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上表面边缘均安装有第二阻尼转轴,且第二阻尼转轴的外侧连接有中空玻璃,所述中空玻璃的边缘贴合有密封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通过第一滑条和第一滑轨与建筑墙体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建筑墙体通过螺丝与第一滑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滑轨与连接杆之间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通过第二滑条和第二滑轨与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滑动连接,且第一箱体的下表面通过限位柱和限位槽与托台的上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托台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限位槽之间关于托台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通过第二阻尼转轴与中空玻璃转动连接,且第一箱体设置为半封闭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隐患监测装置中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的拆装过程简便,即使更换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也不需在建筑墙体上反复开孔,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作为监控摄像头和警报器的支撑结构与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共同悬挂于建筑墙体上,该装置避免重复安装结构,只需固定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位置即可,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托台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托台使用完毕后,可将其通过第一阻尼转轴向上转动,使得托台收拢于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的左右两侧,提高了该装置的整体美观性,且减小电气火灾监控箱主体在闲置状态下的占用空间,中空玻璃覆盖于第一箱体表面,中空玻璃透明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发生火灾导致空气温度升高时,中空玻璃的设置能够避免监控摄像头被高温破坏,使得监控摄像头正常工作,便于消防人员从内部了解火灾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索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索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7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