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6331.3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7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栗富贵;刘杨;刘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飞;栗富贵 |
主分类号: | G09F27/00 | 分类号: | G09F27/00;F16M11/04;F16M11/18;F16M11/4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尹莹莹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安全 警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侧开设有四组滚轮槽,所述滚轮槽的顶部与推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推管的内底端与推杆的顶端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减震轮。该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通过推杆的设置,以及推管与滚轮槽的配合设置,使减震轮达到能够收缩到底座内部的效果,通过减震轮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安全警示装置不便于移动的情况,通过转轴的设置,使伸缩管达到旋转的效果,通过伸缩杆的设置,使固定座达到移动的效果,通过万向球的设置,使固定座达到自由活动的效果,解决了部分安全警示装置固定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包括化工施工和矿山施工以及其他行业施工)是事故风险较高的行业,政府对建筑安全问题极为重视,并制定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为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减少轻伤事故,一般会使用一些标志性物件使人们提高警惕,但是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安全警示装置不便于移动,再者就是部分安全警示装置固定不稳定,从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822241808.5中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该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将安装座下端设有滚轮,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警示装置移动,转换场地,还可以进行循环使用,节约能源,安装座底部设置钻头,在将警示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可以将警示装置固定在地面上,在遇到碰撞或大风时,警示装置不易倾倒,稳定性好,避免警示装置损坏,无法起到警示目的,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1.固定该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时钻头会损坏地面;2.一般施工现场的地面凹凸不平,该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的滚轮不具有减震装置,且滚轮距离安装座的距离较近,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安装座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安全警示装置不便于移动和部分安全警示装置固定不稳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侧开设有四组滚轮槽,所述滚轮槽的顶部与推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推管的内底端与推杆的顶端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减震轮,所述底座的内中部开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的底部内壁与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先穿过电机腔的顶部内壁再穿过升降管的底端与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固定杆的内侧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固定杆的外侧端分别与升降杆左右两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底端与升降管的内顶端滑动连接,所述升降管的底端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管外侧的顶部与固定圈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组凹槽块,所述凹槽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与伸缩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的内底端与伸缩杆的顶端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万向球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万向球的底部与固定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顶端的后侧与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底部的右侧电连接有扩音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遮雨罩的内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遮雨罩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形状与固定座的形状均为上端面比下端面小的圆台。
优选的,所述减震轮中设置有多组减震弹簧,减震轮的一侧设置有刹车片。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源,驱动电机的输入端、显示器的输入端和警示灯的输入端均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组轴承的中部固定连接,两组轴承的外侧分别与凹槽块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飞;栗富贵,未经刘飞;栗富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6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FID读写器
- 下一篇:一种管道智能封堵机器人液动减速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