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侧掀门的潜水方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65996.2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6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聪;褚伟;杨勇;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 |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邵会昌 |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侧掀门 潜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侧掀门的潜水方舱,主要用于为机动潜水作业任务提供管供潜水配气、轻潜水、供热,以及水下电视观察等作业支持。通过方舱进行集成的方式,布置有作业所需的各种装备,同时为作业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不仅解决作业地点改变对潜水设备的便携机动要求,而且不需要营房配合,减少了基础设施建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涉及一种系统可提供管供潜水配气、轻潜水、供热,以及水下电视观察等作业支持的集成机动式作业单元。
背景技术
海上救援打捞潜水需要一套复杂的陆上系统设备作为支持,一般需要修建营房等基础设施来配合使用,占地面积较大,配套也比较复杂,而且如果需要转移作业地点,这种方式难以实现移动和转移。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不需要营房建设、可以方便进行转移的方舱式潜水控制单元,该方舱带侧掀门,具备管供潜水配气、轻潜水、供热、水下电视观察等作业支持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需要营房建设、可以方便进行转移的一种带侧掀门的潜水方舱,由潜水综合控制台1、空调主机2、配电箱3、潜水脐带缆4、热水机5、方舱主体 6、侧掀门7、支撑杆8组成,所述方舱主体隔开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控制室,另一个区域是装具室,综合控制台1安装在方舱主体6的控制室,空调主机2、配电箱3、潜水脐带缆4、热水机5安装在方舱装具室,侧掀门7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方舱主体两侧的上部,并通过支撑杆与方舱主体的立柱相连接,支撑杆可采用气缸式或液压式结构,侧掀门张开后与地面基本齐平,收拢时侧掀门与方舱主体合拢为一个完整的标准集装箱,其潜水综合台控制集成了空气/混合气管供潜水供气控制,水下电视观察,多型声纳图像显示,语音通讯,减压方案提示,综合数据处理显示。
所述侧掀门7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方舱主体6两侧的上部,并通过支撑杆8与方舱主体6的立柱相连接,支撑杆8可采用气缸式或液压式结构,收拢时侧掀门7与方舱主体5合拢为一个完整的集装箱,侧掀门7张开后与地面齐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
1系统整体采用集装箱式进行安装,一方面便于根据作业地点的更换可以方便的进行吊装和运输转移;一方面可不用进行营房建设等大型基建,不占用土地,更为实用;
2该系统可同时为3人提供潜水供气、供热、综合数据处理等,系统整体体积较为紧凑,占用地面空间较小;
3方舱设有侧掀门,侧掀门张开后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约两倍多于方舱面积的营房区域,可供其他辅助工作人员进行休息和辅助作业等。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带侧掀门的潜水方舱外部视图(侧掀门张开),
图2一种带侧掀门的潜水方舱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带侧掀门的潜水方舱,其主要由综合潜水控制台、方舱主体、热水机、潜水脐带缆等组成。所述方舱主体隔开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控制室,另一个区域是装具室。综合潜水控制台放置在控制室,其它设备放在装具室。带侧掀门的潜水方舱,其侧掀门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方舱主体两侧的上部,并通过支撑杆与方舱主体的立柱相连接,支撑杆可采用气缸式或液压式结构,侧掀门张开后与地面基本齐平,收拢时侧掀门与方舱主体合拢为一个完整的标准集装箱。便于根据作训任务进行搭载、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的带侧掀门的潜水方舱系统可为潜水作业任务提供管供潜水配气、轻潜水、供热,以及水下电视观察等作业支持。其潜水综合控制集成了空气/混合气管供潜水供气控制,水下电视观察,多型声纳图像显示,语音通讯,减压方案提示,综合数据处理显示等功能。
如图1所示,方舱被隔开成两个区域,分为控制室和装具室,其综合控制台1安装在方舱主体6的控制室,空调主机2、配电箱3、潜水脐带缆4、热水机5安装在方舱装具室。
图2为方舱侧掀门7张开时的外部视图,侧掀门7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方舱主体6两侧的上部,并通过支撑杆8与方舱主体6的立柱相连接,支撑杆8可采用气缸式或液压式结构,收拢时侧掀门7与方舱主体5合拢为一个完整的集装箱,侧掀门7张开后与地面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5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胎体组件传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降噪零件打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