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处理淬火油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2180.4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9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百尚得制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7/00 | 分类号: | F28G7/00;F28F9/00 |
代理公司: | 河北鸿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47 | 代理人: | 陈栋梁;刘芸 |
地址: | 0553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处理 淬火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处理淬火油余热利用装置。其包括低温半壳、高温半壳、支架、螺栓、换热管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低温半壳和高温半壳相互扣合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换热管为U形;所述换热管的开口设置在界面板上;所述界面板夹在低温半壳和高温半壳中间;所述界面板中部开有分隔槽;所述换热管的两个开口分别位于分隔槽两侧;所述低温半壳内部设有与分隔槽相配合的分隔板将低温半壳内部空间一分为二;所述低温半壳在分隔板两侧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换热管容纳于高温半壳内部;所述高温半壳上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于低温半壳的外壁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淬火油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随即浸入到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常用的淬火用介质有水、盐水、矿物油等。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件、模具、及要求表面硬度的零件。
金属部件淬火之前温度很高,淬火后将部分热量转移到淬火油中。而淬火油需要保持稳定的温度,该部分热量属于余热,现有的淬火设备不能将余热合理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且即使设置了余热利用装置,也存在管道易结垢堵塞,维护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热处理淬火余热利用装置,采用超声波定期清除热处理淬火油利用装置的水垢,自清洁且免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处理淬火油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低温半壳、高温半壳、支架、螺栓、换热管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低温半壳和高温半壳相互扣合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换热管为U形;所述换热管的开口设置在界面板上;所述界面板夹在低温半壳和高温半壳中间;所述界面板中部开有分隔槽;所述换热管的两个开口分别位于分隔槽两侧;所述低温半壳内部设有与分隔槽相配合的分隔板将低温半壳内部空间一分为二;所述低温半壳在分隔板两侧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换热管容纳于高温半壳内部;所述高温半壳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于低温半壳的外壁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高温半壳上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于高温半壳的底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低温半壳和高温半壳为圆筒形;所述高温半壳长度大于低温半壳的长度。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低温半壳和界面板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界面板和高温半壳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换热管之间设有多个固定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低温半壳的外壁面上设置了超声波发生器,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能够利用超声波除去水垢,实现了自清洁;2、高温半壳的底部设置了排污口,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淬火油带入的杂质能够及时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低温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方式图。
图中:1、低温半壳;11、第一进液口;12、第一出液口;13、分隔板;14、第一密封圈;2、高温半壳;21、第二进液口;22、第二出液口;23、排污口;24、界面板;25、换热管;26、第二密封圈;3、支架;4、螺栓;5、超声波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百尚得制钉有限公司,未经邢台百尚得制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2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锯转向器
- 下一篇:一种食品罐头加工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