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集油密封装置的回转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0987.4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3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斯凯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F16C33/58;F16N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密封 装置 回转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具有集油密封装置的回转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外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油嘴,加油嘴贯穿轴承外圈,轴承外圈的内部卡合有过滤层,过滤层的直径小于轴承外圈的直径,过滤层的内部开设有进油层,进油层的内部卡合有固定层,固定层的直径小于过滤层,固定层的内部开设有储油层,储油层的内部卡合有圆柱筒,通过设置的加油嘴贯穿轴承外圈可给轴承内加润滑油,通过设置的过滤层可避免由于物料下落的扬尘或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滚动体内,影响回转轴承的使用,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油孔贯穿圆柱筒可使储油层内的润滑油进入到滚动体内,为滚动体润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集油密封装置的回转轴承。
背景技术
回转支承,是一种能够承受综合载荷的大型轴承,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回转支承轴承一般带有安装孔、内齿轮或外齿轮、润滑油孔和密封装置,因而能使主机设计结构紧凑,引导简便,维护容易。回转支承轴承有无齿式,外齿式和内齿式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双排角接触式球轴承交叉圆柱滚子轴承、交叉圆锥滚子轴承和三排圆柱滚子复合轴承四个系列。
现阶段的回转轴承一般用在回转支架上,回转支架上的回转轴承一般采用轴承外圈和内圈之间橡胶密封条密封,橡胶密封条容易老化损坏且不易更换,老化后的橡胶密封条的密封效果会降低,物料下落的扬尘和空气中的灰尘会进入到回转轴承内部,影响轴承的使用,回转轴承内部的灰尘清洗费时费力且很难彻底清洗干净,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集油密封装置的回转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集油密封装置的回转轴承,具备机械密封等优点,解决了橡胶密封条容易老化且不易更换,老化后的橡胶密封条会让灰尘等杂质进入到轴承内部,从而影响轴承的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集油密封装置的回转轴承,包括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油嘴,所述加油嘴贯穿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的内部卡合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直径小于轴承外圈的直径,所述过滤层的内部开设有进油层,所述进油层的内部卡合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的直径小于过滤层,所述固定层的内部开设有储油层,所述储油层的内部卡合有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直径小于固定层,所述圆柱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进油孔,所述第二进油孔贯穿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八个凹槽,八个所述圆柱筒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通过设置的加油嘴贯穿轴承外圈可给轴承内加润滑油,通过设置的过滤层可避免由于物料下落的扬尘或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滚动体内,影响回转轴承的使用,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油孔贯穿圆柱筒可使储油层内的润滑油进入到滚动体内,为滚动体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集油密封装置的回转轴承,其中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固定筒的圆形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通过设置的固定板配合弹簧与固定块能使储油层密封,同时当进油层内的油达到一定的量,固定球表面的压力增大使弹簧收缩,弹簧的收缩使限位块与固定球之间产生缝隙使进油层内的润滑油进入到储油层内,达到给滚动体加润滑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集油密封装置的回转轴承,其中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固定块的顶部球形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球,通过设置的固定块的顶部的球形凹槽配合固定球与弹簧能达到密封储油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集油密封装置的回转轴承,其中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心开设有球形通孔,所述限位块的球形通孔与固定球相适配,通过设置的限位块的球形通孔与固定球相适配可密封储油层,使外部的灰尘不会进入到滚动体内,影响轴承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集油密封装置的回转轴承,其中所述固定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油孔,所述第一进油孔贯穿固定筒,通过设置的第一进油孔贯穿固定筒使进入到固定筒内的润滑油能进入到储油层内,从而达到给滚动体加润滑油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斯凯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斯凯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0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刹车性能强的刹车衬片
- 下一篇:一种中央空调智能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