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缝复合管材的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59215.9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2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霞 |
| 主分类号: | B29C65/52 | 分类号: | B29C65/52;B29C65/78;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白袖龙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缝 复合 管材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缝复合管材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固定部和导向装置;固定部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部用于对硬质内管的内侧壁进行限位并将其固定在底座上;导向装置套设在固定部的外周侧,导向装置的一端抵接在底座上,导向装置用于对发泡外管套设在硬质内管外周侧时进行导向和限位。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加工装置产生的柔性发泡外管粘贴位置不对、产生表面褶皱等质量缺陷的问题。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固定部,提高了对硬质内管固定在底座上的稳定性;通过导向装置对发泡外管进行导向,防止两者粘接过程中发生错位粘接、表面褶皱等质量缺陷,减少了发泡外管塌陷变形的情况,显著提高了复合管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复合管材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缝复合管材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技术较密集的新型材料不断涌现,这些新型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功能和属性,因此其包装材料也需要满足特殊的要求,在一些新型卷材的包装中,要求发泡外管与硬质内管复合成的卷筒具备大尺寸、无缝、薄壁、具有一定缓冲性等特征;目前,生产大直径发泡外管与硬质内管复合产品的方法主要是在硬质内管上包覆一层发泡片材,这种工艺的发泡外管是有接缝的;采用无缝发泡外管与硬质内管复合时,对于直径大于150mm的管材,采用内外管满粘工艺极易导致柔性发泡外管粘贴位置不对、产生表面褶皱等质量缺陷,因此,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满粘的直径大于150mm的无缝符合管;缺少生产的大直径外柔内硬复合管的新的加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缝复合管材的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加工装置产生的柔性发泡外管粘贴位置不对、产生表面褶皱等质量缺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无缝复合管材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固定部和导向装置;固定部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部用于对硬质内管的内侧壁进行限位并将其固定在底座上;导向装置套设在固定部的外周侧,导向装置的一端抵接在底座上,导向装置用于对发泡外管套设在硬质内管外周侧时进行导向和限位。
进一步地,固定部为多个卡具,多个卡具环形阵列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底座上还开设有倒梯形截面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套设在多个卡具的外周侧,导向装置的一端插接在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导向装置为具有圆锥顶端或圆台顶端的硬质网罩,硬质网罩远离其圆锥顶端或圆台顶端的一端插接在环形凹槽中,硬质网罩靠近底座一端的内径大于硬质内管的外径。
进一步地,固定部为内支架,内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内支架包括顶部圆环以及固定在顶部圆环上的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绕顶部圆环的周向圆周阵列设置,连接杆的轴线垂直于底座的上表面,每个连接杆远离顶部圆环的一端均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导向装置包括上部丝盘、下部丝盘和多个连接丝,上部丝盘带有圆锥顶端或圆台顶端,下部丝盘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上部丝盘抵接在顶部圆环上,上部丝盘和下部丝盘通过多个连接丝连接。
进一步地,上部丝盘包括第一上部半丝盘和第二上部半丝盘,第一上部半丝盘和第二上部半丝盘均带有半圆锥顶端或半圆台顶端,第一上部半丝盘和第二上部半丝盘均为半圆环形结构,第一上部半丝盘抵接在第二上部半丝盘上,第一上部半丝盘和第二上部半丝盘均抵接在顶部圆环上。
进一步地,下部丝盘包括第一下部半丝盘和第二下部半丝盘,第一下部半丝盘和第二下部半丝盘均为半圆环形结构,第一下部半丝盘抵接在第二下部半丝盘上,第一下部半丝盘和第二下部半丝盘均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第一上部半丝盘和第一下部半丝盘通过多个连接丝连接,第二上部半丝盘和第二下部半丝盘通过多个连接丝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霞,未经段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9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