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8198.7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2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代成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龙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28 | 分类号: | G01R1/28;G01R1/04;G01R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直流 电压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压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外侧壁设置有卡扣,所述机箱的端部安装有机盖,所述机盖的外侧壁设置有卡勾,所述机箱底部的拐角处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相对应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机盖端部的左上方设置有信号输入插孔,所述机盖端部的左下方设置有测量输出插孔,所述机盖端部的右下方设置有接地柱,所述机盖端部的中心处安装有倍压筒,所述倍压筒的端部安装有均压环,所述均压环端部的中心处安装有顶帽,所述均压环的端部且位于顶帽的左侧安装有绕线架,与现有的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高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整体的经济性、便捷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压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直流高压发生器采用了高频倍压电路,应用了最新的PWM高频脉宽调制技术,闭环调整,采用了电压大反馈,使电压稳定度大幅度提高,使用性能卓越的大功率IGBT器件及其驱动技术,并根据电磁兼容性理论,采用特殊屏蔽、隔离和接地等措施,使直流高压发生器实现了高品质、便携式,并能承受额定电压放电而不损坏,由于直流高压发生器的优质性,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逐渐普遍开来,随着直流电压发生器的广泛使用,在现有的直流电压发生器中,大部分结构都较为简单,尤其是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由于其体型较为偏大在生活中转移放置十分不便,而且现有的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的接线都较长,接线在安装时收放不便,在安装转移过程中容易对线束造成损坏,同时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内部发生故障时,一体式结构不便维修更换,整体便捷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普遍不高,因此对于现有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外侧壁设置有卡扣,所述机箱的端部安装有机盖,所述机盖的外侧壁设置有卡勾,所述机箱底部的拐角处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相对应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机盖端部的左上方设置有信号输入插孔,所述机盖端部的左下方设置有测量输出插孔,所述机盖端部的右下方设置有接地柱,所述机盖端部的中心处安装有倍压筒,所述倍压筒的端部安装有均压环,所述均压环端部的中心处安装有顶帽,所述均压环的端部且位于顶帽的左侧安装有绕线架,所述均压环的端部且位于顶帽的右侧安装有摇臂,所述摇臂贯穿顶帽的内部并且延伸至顶帽的左侧与绕线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箱为矩形结构设计,所述机盖的结构大小与机箱的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勾和卡扣均设置有四组,且所述卡扣与卡勾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与支撑座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万向轮和支撑座均设置有四组,所述支撑座可进行上下调节。
优选的,所述顶帽与均压环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摇臂的外侧壁设置有耐磨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机盖与倍压筒为连通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万向轮与支撑座一体式结构的设计,使得对于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转移固定时操作更加便捷,利用支撑座保障发生器的整体稳定性,万向轮负责转移,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便捷性以及实用性较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扣与卡勾的设计,当大功率直流电压发生器发生损坏时,可以通过打开卡扣与卡勾,将机盖开启,对机箱内部进行维修更换,十分方便快捷,整体实用性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龙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龙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8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