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式导绳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8115.4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8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D1/30 | 分类号: | B66D1/30;B66D1/2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8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式导绳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绳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式导绳轮,包括导绳轮本体和设置在导绳轮本体内部的销轴,位于导绳轮本体内部的所述销轴外侧设有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外侧均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外侧均设有迷宫挡圈,位于迷宫挡圈外侧的所述销轴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螺母,所述销轴一端设有压配式注油泵,且销轴内设有压配式注油泵相连通的导油孔,所述轴套上设有多个与导油孔相连通的导油槽,形成通畅的油道使润滑油到达轴承等润滑部位,将润滑油充分利用,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绳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式导绳轮。
背景技术
导绳轮即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轮。
现有的导绳轮润滑性差,在长期使用后,不能及时进行润滑,需要人工手动添加十分的麻烦,尤其是内部的润滑,对于润滑油的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润滑式导绳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润滑式导绳轮,包括导绳轮本体和设置在导绳轮本体内部的销轴,位于导绳轮本体内部的所述销轴外侧设有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外侧均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外侧均设有迷宫挡圈,位于迷宫挡圈外侧的所述销轴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螺母,所述销轴一端设有压配式注油泵,且销轴内设有压配式注油泵相连通的导油孔,所述轴套上设有多个与导油孔相连通的导油槽。
优选的,所述导绳轮本体外侧为剖面为弧形的导绳槽,所述导绳槽进口端一侧设有固定连接且倾斜向下的第一止回板,所述第一止回板延伸端下方设有第二止回板,所述第二止回板上端设有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导绳槽进口端的另一侧连接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上设有扭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端盖与相应的迷宫挡圈之间均设有孔用弹性挡圈。
优选的,所述螺母为双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导绳轮本体与销轴之间采用滚动轴承连接,使钢丝绳与导绳轮本体间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降低摩擦损耗,提高寿命;
压配式注油泵、导油孔和导油槽的设计,通过形成通畅的油道使润滑油到达轴承等润滑部位,将润滑油充分利用,方便快捷;
轴承的密封采用迷宫密封,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止回板和第二止回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销轴;2、螺母;3、迷宫挡圈;4、孔用弹性挡圈;5、端盖;6、轴套;7、深沟球轴承;8、导绳轮本体;81、导绳槽;82、第一止回板;83、连接轴;84、扭力弹簧;85、第二止回板;10、压配式注油杯;11、钢丝绳;12、导油孔;13、导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学院,未经巢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8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气液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的饲料投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