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表面织构的超声电机用增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6736.9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6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盖;雷浩;宋敬伏;余元豪;丁庆军;裘进浩;孙志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2 | 分类号: | H02N2/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表面 超声 电机 用增摩 结构 | ||
1.一种基于表面织构的超声电机用增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材料基底,所述摩擦材料基底的材质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设置在超声电机的转子外端面,摩擦材料基底的表面设置有表面织构,表面织构的结构为微凸体或微凹坑的一种或两种,微凸体包括正六边形微凸体、方形微凸体、圆形微凸体,微凹坑包括正六边形微凹坑、方形微凹坑、圆形微凹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织构的超声电机用增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材料基底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基、聚酰亚胺基、聚醚醚酮基、聚苯硫醚基或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表面织构的超声电机用增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材料基底的材质为石墨烯改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织构的超声电机用增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微凸体、圆形微凹坑的半径为100~2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织构的超声电机用增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微凸体、方形微凹坑的边长为100~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织构的超声电机用增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六边形微凸体、正六边微凹坑的边长为100~2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织构的超声电机用增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织构的面积密度为2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67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磁结构的发讯水表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液体饲料灌装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