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红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5966.3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7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丹;欧惠玲;张英梅;李俊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G08G1/095 | 分类号: | G08G1/09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红绿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红绿灯,设置在道路两侧的行人等候区,包括红绿灯本体、控制电路和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四个感应柱,感应柱设置在行人等候区内并作为四个端点组成矩形的感应区域;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感应区域内是否有等候行人和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红绿灯的交通信号变化;上述这种区域式感应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误判的可能性,整个过程,行人无需按按钮或者等候较长时间,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方便行人的出行和生活,提高道路的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信号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红绿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道路的使用率,一些行人较少的十字路口或道路设置有触摸式红绿灯。触摸式红绿灯又被称为“聪明红绿灯”,当没有行人需要通过路口或过道路对面时,车道保持着绿灯的通行状态,便于车辆通行。当有行人需要通过路口或过道路对面时,行人可以按动按钮,车道方向的红绿灯转为红色,斑马线人行路方向转为绿色,一定时间重新转变红绿灯的信号。该触摸式红绿灯具有人性化,提高道路使用率的特点。但是,对于一些老人和小孩来说,往往由于不懂得使用,耽误了行人的时间,十分不方便。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红绿灯,旨在实现红绿灯智能化,更加人性化,方便人们的生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红绿灯,设置在道路两侧的行人等候区,包括红绿灯本体、控制电路和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四个感应柱,感应柱设置在行人等候区内并作为四个端点形成矩形的感应区域;感应柱包括柱体和热红外传感器,热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柱体顶部;控制电路设置在红绿灯内且与感应装置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红绿灯本体的交通信号变化。
所述的智能红绿灯,其中,还包括定时电路,所述感应装置通过定时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智能红绿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内设置有过流保护器件。
所述的智能红绿灯,其中,所述感应柱还包括防水罩,防水罩设置在柱体顶部,热红外传感器设置在防水罩和柱体顶部之间。
所述的智能红绿灯,其中,所述柱体的高度为1-1.4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红绿灯,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四个感应柱组成的感应区域,当四个感应柱同时检测到行人的时候,才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红绿灯的交通信号变化;上述这种区域式感应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误判的可能性,整个过程,行人无需按按钮或者等候较长时间,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方便行人的出行和生活,提高道路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红绿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红绿灯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应柱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红绿灯本体100、控制电路200、感应装置300、感应柱310、感应区域320、柱体311、热红外传感器312、防水罩313、定时电路4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红绿灯,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未经佛山市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5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放的分体座充
- 下一篇:一种插座的自动锁死、弹出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