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智能IC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55126.7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4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协成致远智能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695 广东省东莞市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智能 ic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智能IC卡。所述非接触式智能IC卡包括:壳体;封闭槽,所述封闭槽开设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封闭槽的内壁表面;连接卡槽,所述连接卡槽开设于所述封闭槽的内壁表面的顶部右侧;充填层,所述充填层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表面;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通过放置槽设置于所述充填层的内部;卡座,所述卡座设置于所述连接卡槽的内壁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接触式智能IC卡具有可以单独更换芯片或者外壳的设计,便于升级换代或者更换维修卡片,进行更迭使用,减少更新换代时卡片整体丢弃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计,根据客户的爱好进行个性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C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智能IC卡。
背景技术
IC卡,也称智能卡、智慧卡、微电路卡或微芯片卡等。它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嵌入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方式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由于IC卡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保密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IC卡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法国的布尔公司于1976年首先创造出了IC卡产品,并将这项技术应用于金融、交通、医疗、身份证明等行业,它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人们工作、生活的现代化程度。
现有做法中,IC卡比较容易受到压力而折损,发生折损之后卡片就会整体报废,芯片可能没有损坏或者线圈仍然完好,但是由于一体制造,折损之后只能丢弃,不可单独更换芯片或者线圈、外壳等,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智能IC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智能IC卡,解决了不可单独更换芯片或者线圈、外壳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接触式智能IC卡,包括:壳体;
封闭槽,所述封闭槽开设于所述壳体的表面;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封闭槽的内壁表面;
连接卡槽,所述连接卡槽开设于所述封闭槽的内壁表面的顶部右侧;
充填层,所述充填层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表面;
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通过放置槽设置于所述充填层的内部;
卡座,所述卡座设置于所述连接卡槽的内壁表面;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中部;
挂绳孔,所述挂绳孔开设于所述固定块的中部;
封闭板,所述封闭板卡设于所述封闭槽的内部,所述封闭板的表面涂覆有涂层。
所述壳体为透明设计,且壳体整体采用PVC材质。
所述充填层采用黑色硅胶材质,硅胶质地柔软具有缓冲保护作用,同时黑色对线圈进行遮挡,避免透明壳体背部可以看透内部线圈设置情况,提高使用安全性。
所述放置槽开设于所述充填层的内部,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卡设感应线圈。
所述壳体表面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磁铁。
所述感应线圈的连接端电性连接导线,所述导线的右端分别电性连接卡座的连接端。
所述壳体的右侧顶部开设有与卡座相适配的插卡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接触式智能IC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协成致远智能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协成致远智能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51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提高机台利用率的透明晶圆
- 下一篇:一种矿用防爆摄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