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4950.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蒲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蒲若飞 |
主分类号: | A47C7/14 | 分类号: | A47C7/14;A47C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调节 马鞍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包括底架,底架的上部分别设置升降杆和交叉升降机构,交叉升降机构的上部设置主椅面,主椅面的两侧分别铰接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所述交叉升降机构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之间设置两组交叉杆,所述交叉杆的左部分别通过固定转轴固定在上滑轨和下滑轨的内侧,交叉杆的右部分别插装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在上滑轨和下滑轨内侧的移动滑轮,所述上部的活动转轴与横向推杆固定相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采用交叉剪式结构,改变施力方向,降低叠加高度,增强稳定性,可实现在凹型斗状结构、普通椅面和马鞍状之间的自由转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资料,久坐已成为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像颈椎病、腰椎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等都与久坐有关。传统座椅椅面平直,呆板僵硬,没有考虑到生理学、人机工程学要素,舒适度欠佳,而马鞍椅一样角度固定,不能因人而异,主动适应使用者个性体征和偏好。现有的马鞍椅虽然可实现普通椅面和马鞍状椅面的可调节转换,但是马鞍状的形成和角度大小调节依赖于椅面中心底部一根圆柱的升降或镶套圆柱组件的升降,此圆柱需要叠加在与底盘相连的升降气弹簧的顶端,从而形成升降调节机构叠加后过高的问题,重心易偏移,结构稳定性差,也不容易实现电气化智能化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结构新颖,采用交叉剪式结构,改变施力方向,降低叠加高度,增强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交叉可调节马鞍座椅,包括底架,底架的上部分别设置升降杆和交叉升降机构,交叉升降机构的上部设置主椅面,主椅面的两侧分别铰接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所述交叉升降机构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之间设置两组交叉杆,所述交叉杆的左部分别通过固定转轴固定在上滑轨和下滑轨的内侧,交叉杆的右部分别插装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在上滑轨和下滑轨内侧的移动滑轮,所述上部的活动转轴与横向推杆固定相接,所述横向推杆固定在上滑轨的下端。
使用时,旋转推动扳手使交叉触发块活动,接触到横向推杆的触发端,横向推杆活动,进而实现交叉升降机构的升降,具体的,在横向推杆伸出时,推动活动转轴向前移动,移动滑轮同时沿上滑轨和下滑轨向前移动,固定转轴保持位置不变,交叉升降机构升高,主椅面隆起,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在连杆的带动下向下翻转,从而实现马鞍座状态,减少臀部压力,缓解颈腰椎疲劳;在横向推杆缩回时,交叉升降机构降低,主椅面下降,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翻转上升,可实现普通椅面直至凹型斗状结构,通风透气,保护使用者生殖健康。
优选的,所述下滑轨的下端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设置连杆,一所述连杆与左副节椅面转动相接,另一连杆与右副节椅面转动相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和下滑轨上开有相贯通的通孔,所述升降杆固定在通孔内,并穿出到下滑轨的上部,升降杆的上部设置升降触头,下滑轨的两侧开有通孔,通孔内插装升降扳手,升降扳手的端部设置升降触发块,所述升降触发块位于升降触头的上部,并配合使用,使用时,拨动升降扳手,升降触发块触发升降触头,从而控制升降杆的上升和下降。
优选的,所述上滑轨内后侧固定有吊耳,横向推杆的一端固定在吊耳上,横向推杆的另一端与活动转轴固定连接,横向推杆的后端设置触发端,吊耳的一侧插装推动扳手,推动扳手的端部设置交叉触发块,所述交叉触发块设置在触发端的后侧,并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主椅面分别与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通过合页相铰接,左副节椅面和右副节椅面可以绕主椅面进行翻转。
优选的,所述交叉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蒲若飞,未经蒲若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4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