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0511.2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2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许传贺;黎洪林;易鹏;张韬;郭栋;云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清研理工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张丽霖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从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连杆、滑套和千分表;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均与连杆连接,用于固定主动轴;滑套套设在连杆远离第一固定套的一端,千分表固定在滑套上;千分表的指针与从动轴接触;第一固定套的轴线、第二固定套的轴线、滑套的轴线和连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千分表的轴线与第一固定套的轴线平行。本申请提供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对中装置简单,测量过程的操作也简单,对得出的数据只需要简单的加减运算即可,减化了计算过程,从而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不断推广,电动汽车的市场越来越大,人们对电动汽车的性能需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部件组成,进行台架测试时,要将驱动系统固定在定制工装夹具上,通过半轴将差速器的输出轴与两侧测功机负载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连接。由于驱动系统在测试时具有较高的转速,即输出轴和半轴转速都很高,为了保证测试时整个工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为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故要求测功机端电机输出轴与差速器端输出轴具有较高的同轴度。
现有测量主动轴和从动轴是否同轴的方法有主观法、三坐标法、直线度法、求矩法和打表测量法等,而对于驱动系统台架试验,差速器输出轴和测功机负载电机输出轴距离较远,采用上述方法测量时测量装置较复杂,结果需要经过一些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结果,测量不直观,测量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测量主动轴和从动轴是否同轴时,测量装置较复杂,测量不直观,结果需要经过一些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导致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对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连杆、滑套和千分表;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均与所述连杆连接,用于固定主动轴;所述滑套套设在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套的一端,所述千分表固定在所述滑套上;所述千分表的指针与所述从动轴接触;所述第一固定套的轴线、所述第二固定套的轴线、所述滑套的轴线和所述连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千分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的轴线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套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为开口状,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靠近所述开口状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弧形凹部;所述凹部的下方设有紧固孔。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弧形凹部形成一个卡箍,将主动轴固定。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上部形成一个滑槽,通过滑槽使得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实现在连杆上的滑动,在第一夹片或者第二夹片上开设有锁紧孔,通过螺栓穿过锁紧孔将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固定在连杆上。
优选的,所述滑套内设有与所述连杆的外径相匹配的滑孔;所述滑套的侧壁上设有弹夹,所述弹夹包括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形成卡箍;所述千分表的固定轴套固定在所述弹夹内。
优选的,所述连杆可伸缩连杆。伸缩的连杆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驱动系统。
优选的,所述连杆上靠近所述滑套的一端设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在测量轴向偏差时可以看到滑套滑动的距离,保证每次滑动的距离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将主动轴固定,两点固定的方式能更好的将主动轴固定,防止主动轴滑动和旋转;按照测量步骤测量出主从动轴的轴向偏差和径向偏差,通过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即判断出主从动轴是否同轴,如果不同轴则对从动轴进行调整,直至主动轴和从动轴同轴。本申请提供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对中装置简单,测量过程的操作也简单,对得出的数据只需要简单的加减运算即可,减化了计算过程,从而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清研理工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清研理工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0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油罐爆炸预测预警的双膜试验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其喇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