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光伏并网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7941.9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8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洋;林如正;赵圣贤;王艺臻;王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洋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S20/30;F24S25/16;F24S30/4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王志明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并网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组件、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升压变压器和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安装支架;光伏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光伏组件并联设置,在每个光伏组件的输出端均对应电连接有一个汇流箱,每个汇流箱的输出端均电连接同一个直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的输出端与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端与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与高压电网电连接;安装支架包括支撑底座、安装底板、左伸缩支杆以及右伸缩支杆,左伸缩支杆与右伸缩支杆的底端与支撑底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进行手动调节,充分利用太阳能,以提高发电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光伏产业成为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光伏发电技术是重中之重,随着光伏发电规模不断扩大, 并网容量也越来越大。虽然现有的光伏并网发电技术解决了能源短缺的问题,但是其中的光伏组件的安装较为繁琐,安装难度大,并且光伏组件的安装角度固定,不能对太阳能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出现的安装难度大和太阳能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组件、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升压变压器和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安装支架;
所述光伏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光伏组件并联设置,在每个光伏组件的输出端均对应电连接有一个汇流箱,每个所述汇流箱的输出端均电连接同一个直流配电柜,所述直流配电柜的输出端与所述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与高压电网电连接;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撑底座、用于安装所述光伏组件的安装底板、铰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左侧的左伸缩支杆以及铰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右侧的右伸缩支杆,所述左伸缩支杆与所述右伸缩支杆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底座滑动连接。
在所述光伏组件右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形的插条,在所述安装底板的左侧设置开有螺纹连接孔,在所述安装底板的右侧开有用于插接所述插条的插接孔。
在所述支撑底座顶端的前侧、后侧分别设置有前导轨条、后导轨条,所述前导轨条和所述后导轨条相平行,所述左伸缩支杆的数量和所述右伸缩支杆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左伸缩支杆分别通过连接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前导轨条、所述后导轨条,所述右伸缩支杆分别通过连接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前导轨条、所述后导轨条。
所述支撑底座的前后两侧的侧边沿处固定设置有定位挡板,在每个所述定位挡板的中部均设置有横向的长条孔,在所述长条孔上穿设有用于紧固所述连接滑块的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与所述连接滑块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通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依次通过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和升压变压器的作用将其变成交流电并入高压电网,改善了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通过汇流箱的设置减少了电缆的数量,便于施工和后期维护。
二、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左伸缩支杆与右伸缩支杆,左伸缩支杆和右伸缩支杆的高度调节可以实现光伏组件倾斜角度的调节,以快速适应太阳光强度的变化,能够对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进行手动调节,充分利用太阳能,以提高发电量。
三、左伸缩支杆与右伸缩支杆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底座滑动连接,这样方便光伏组件的安装,节省了安装时间,并且光伏组件在底座上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支撑底座的设置也增加了光伏组件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洋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洋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7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传输结构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安全放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