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品生产用检测装置的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7429.4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9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升丹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G01B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品 生产 检测 装置 定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生产用检测装置的定位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厚度仪本体,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开口,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动力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工作台、底座、厚度仪本体、连接开口、动力槽、推拉板、齿板、齿轮、支撑柱、传动柱、传动框和卡紧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织物厚度仪在使用时大多直接摆放在桌面上,不具备对织物厚度仪定位的功能,从而造成织物厚度仪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晃动甚至从桌面掉落的问题,该纺织品生产用检测装置的定位机构,具备定位织物厚度仪的优点,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织物厚度仪损坏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品生产用检测装置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一种产品,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纺织品生产时为了检测布料的厚度会使用到织物厚度仪,但是现有的织物厚度仪在使用时大多直接摆放在桌面上,不具备对织物厚度仪定位的功能,从而造成织物厚度仪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晃动甚至从桌面掉落的现象,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织物厚度仪损坏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生产用检测装置的定位机构,具备定位织物厚度仪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织物厚度仪在使用时大多直接摆放在桌面上,不具备对织物厚度仪定位的功能,从而造成织物厚度仪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晃动甚至从桌面掉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生产用检测装置的定位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厚度仪本体,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开口,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动力槽,所述工作台的正面设置有推拉板,所述推拉板的背面贯穿至动力槽的内部,所述推拉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背面与动力槽内壁的后侧滑动连接,所述齿板的两侧均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背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背面与动力槽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传动框,所述传动框的正面与动力槽内壁的前侧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框的底部与动力槽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框的顶部贯穿至连接开口的内部并与连接开口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框远离齿板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紧板,所述卡紧板远离传动框的一侧贯穿至底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齿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动力槽内壁的后侧开设有配合限位块使用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推拉板表面的前侧套接有位于工作台正面的防护套,所述传动框的内部开设有配合传动柱使用的传动槽。
优选的,所述传动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动力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定位块使用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呈梯形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动力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动力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配合传动框使用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右侧贯穿至传动框的右侧并与滑动槽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表面与传动框的内壁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升丹丝绸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升丹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7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