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7382.1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0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贺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星联合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42;E03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张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体防返溢 主管 地漏 | ||
1.一种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所述底座(10)内部中空,内部设有一圈蓄水壁(101),所述底座(10)的内壁和所述蓄水壁(101)的外壁之间形成能够进水并蓄水的腔室(102),所述蓄水壁(101)的内壁上、下端之间形成能够排水的通道;
地漏盖(20),嵌入于所述底座(10)内,所述地漏盖(20)上设有用于漏水的进水孔(201),所述地漏盖(20)上还设有上方连接口(202),所述地漏盖(20)的下方具有水封罩(203),所述水封罩(203)伸入到所述腔室(102)内;
上方排污管(31),所述上方排污管(31)包括主体部分(311)和位于所述主体部分(311)侧壁上的引流管(312),所述主体部分(311)穿过所述上方连接口(202)连接所述蓄水壁(101)的内壁上端,所述引流管(312)能够将沿所述主体部分(311)内壁流下的水引流到所述地漏盖(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安装部(40),所述排气管安装部(40)包括第二底座(41)、调节圈(42),所述第二底座(41)中空,中心设有贯穿上下的排气管安装孔,所述第二底座(41)的上端边缘具有一对第一连接耳片(44),所述第一连接耳片(44)中心设有条形槽(441);所述调节圈(42)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41)的上端,所述调节圈(42)的边缘对应所述第一连接耳片(44)具有一对第二连接耳片(45),所述第二连接耳片(45)上具有弧形的腰型孔(4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圈(42)的上表面具有若干第三连接耳片(47),所述调节圈(42)上方连接有法兰密封圈(50),所述法兰密封圈(50)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三连接耳片(4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连接口(202)于所述地漏盖(20)上偏心设置,所述地漏盖(20)能够在所述底座(10)内转动;所述水封罩(203)与所述蓄水壁(101)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201)沿所述地漏盖(20)一侧的边缘排布,排布在远离所述上方连接口(20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和/或所述第二底座(4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螺栓或螺钉的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或所述第二底座(41)的底部的所述连接部有3个或6个,成旋转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12)的一端的内壁和所述主体部分(311)的内壁衔接,使沿所述主体部分(311)内壁流下的水能够引流到所述引流管(312)内,所述引流管(312)的另一端具有排水口(3121),所述排水口(3121)位于所述地漏盖(20)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12)和所述主体部分(311)是一体成型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建筑体防返溢主管预埋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12)为软管,一端连接在所述主体部分(311)的侧壁,另一端伸入所述进水孔(20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星联合管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星联合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73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相萃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