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龙门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7321.5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7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科兴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门 机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门机床,包括机台、治具、油缸和推板,所述机台顶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零件的治具,所述治具顶端面对称开设有N组矩形凹槽,所述治具两侧面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支撑台,两组所述支撑台顶端面均与治具顶端面平齐,两组所述支撑台均通过螺栓与机台螺纹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支撑台顶端面均设置有油缸,两组所述油缸相对一侧面设置有活塞杆,两组所述活塞杆相对一端面均固定设置有固定盘,所述治具顶端面且位于两组油缸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零件的推板,两组所述推板背面分别与两组活塞杆的固定盘固定焊接。该龙门机床,便于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夹持固定,代替人工夹持的方式,减少劳动力和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龙门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门机床。
背景技术
龙门加工中心是指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垂直设置的加工中心,整体结构是门式框架,由双立柱和顶梁构成中间还有横梁。尤其适用于加工大型工件和形状复杂的工件,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
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现有的机床治具普遍需要人工固定待加工零件,但是这种方式势必会增加劳动力,且夹持固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门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龙门机床,包括机台、治具、油缸和推板,所述机台顶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零件的治具,且所述治具呈矩形结构,所述治具顶端面对称开设有N组矩形凹槽;
所述治具两侧面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支撑台,两组所述支撑台顶端面均与治具顶端面平齐,两组所述支撑台均通过螺栓与机台螺纹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支撑台顶端面均设置有油缸,两组所述油缸相对一侧面设置有活塞杆,两组所述活塞杆相对一端面均固定设置有固定盘,所述治具顶端面且位于两组油缸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零件的推板,两组所述推板背面分别与两组活塞杆的固定盘固定焊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推板相对一侧面均开设有矩形安装槽,两组所述矩形安装槽内壁之间横向固定安装有滑杆,且所述滑杆周侧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组用于夹持零件的夹持板,两组所述夹持板相背一侧面且位于滑杆周侧均套接有压缩弹簧,且两组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矩形安装槽内壁和夹持板接触。
优选的,两组所述推板顶端面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压板,两组所述压板顶端面均纵向螺纹贯穿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两组所述第一紧固螺栓分别螺纹贯穿至两组推板内部,且两组所述压板另一端均延伸至推板一侧。
优选的,两组所述推板两端底端面均固定焊接有矩形定位块,两组所述矩形定位块分别与两组矩形凹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推板顶端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组第二紧固螺栓,两组所述第二紧固螺栓分别与两组夹持板螺纹贯穿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台底端面固定焊接有N组支撑块,所述治具周侧四组拐角均固定焊接有连接耳板,且四组连接耳板均通过螺栓与机台螺纹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龙门机床,通过设置支撑台、油缸、活塞杆和推板,油缸在支撑台上带动活塞杆做伸缩运动,活塞杆带动推板在治具顶面运动,便于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夹持固定,代替人工夹持的方式,减少劳动力和降低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矩形安装槽、滑杆、夹持板和压缩弹簧,夹持板在滑杆上滑动,夹持板与待加工零件夹持,压缩弹簧对夹持板施加反作用力,起到夹持辅助的作用;通过设置压板和第一紧固螺栓,第一紧固螺栓带动压板,上下垂直升降,使得压板对待加工零件固定,便于提高加工稳定性;该龙门机床,便于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夹持固定,代替人工夹持的方式,减少劳动力和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科兴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科兴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7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