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包扎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7018.5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9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丛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园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02 | 分类号: | B65B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包扎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包扎机构,其包括:工作台和底板,底板设于工作台底部,工作台与底板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定位组件,设于工作台上,包括水平气缸、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水平气缸与第一定位块连接,水平气缸可带动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配合将机壳固定;支撑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升降板、四个绕线柱,升降气缸的缸体与底板连接,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与升降板连接,四个绕线柱与升降板连接,四个绕线柱的上端贯穿工作台,四个绕线柱用于配合进行绕线;夹持件,用于在绕线后将线缆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包扎机构结构合理,可有效辅助包扎作业,提高包扎效率,成品一致性好,更加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缆包扎机构。
背景技术
在端子与线缆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线缆铆接在机壳内的端子上,而通常情况下由于线缆较长,在铆接操作完成后还需要将线缆卷绕进行包扎,现有的包扎作业大多还是采用人工操作,缺少设备的辅助,导致生产效率低,急需一种自动设备来辅助人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线缆包扎机构。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包扎机构,用于在线缆和机壳内的端子铆接后将线缆包扎,其包括:
工作台和底板,所述底板设于工作台底部,所述工作台与底板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
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包括水平气缸、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水平气缸与第一定位块连接,所述水平气缸可带动所述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配合将机壳固定;
支撑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升降板、四个绕线柱,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四个绕线柱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四个绕线柱的上端贯穿所述工作台,所述四个绕线柱用于配合进行绕线;
夹持件,用于在绕线后将线缆夹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板上还设有转接板,所述绕线柱的中部与所述转接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绕线柱的下部与所述转接板的下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驱动所述绕线柱绕所述转轴转动,将线缆向四周撑紧,所述工作台和升降板上均设有供所述绕线柱转动的活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柱上设有L型挡线板,所述L型挡线板用于从竖直方向支撑线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设于所述L型挡线板上,所述升降气缸上升可同时带动线缆和机壳上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板和底板通过若干导柱连接,所述导柱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底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件为电动夹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柱上设有绕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包扎机构通过设置四个绕线柱,四个绕线柱与工作台配合,便于对线缆进行绕线操作,并在绕线完成后通过夹持件将线缆夹持固定,便于对其进行包扎,并在包扎完成后将线缆向上顶起,便于将其取下。该线缆包扎机构结构合理,可有效辅助包扎作业,提高包扎效率,成品一致性好,更加美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缆包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园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园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7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灵芝药液双效浓缩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孤独症辅助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