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毛细结构吹胀式铝均温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46157.6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8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石俊;江菊生;胡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维热传导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H01L23/427 |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陶品德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毛细 结构 吹胀式铝均温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毛细结构吹胀式铝均温板,包括有壳体,壳体底部为热源端;壳体内设置有密封腔,密封腔内设置有通道,通道内抽真空且注有工质,通道包括有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通道的顶部向上凸出,顶部内壁设置有顶部毛细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在顶部毛细结构的毛细力作用下,冷凝在顶部内壁的液态工质沿着顶部毛细结构向下回流,并重新与底部内壁上的液态工质汇集,通道内部的工质实现快速的循环相变,提高了导热性能,铝均温板上下温差少,散热性能优秀,满足散热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带毛细结构吹胀式铝均温板。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通讯及电子产品性能的提升,导致芯片功率越来越大,热流密度也越来越高,需要的散热面积就更大,但同时又受空间与重量限制,散热器散热面积也被限制在指定范围内,为了解决散热难题只能提升散热器本身的导热能力。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吹胀式均温板包括有壳体10,壳体10内抽真空且注有工质20,壳体内还设置有由吹胀得到的通道11,工质在通道内蒸发和冷凝。热源与吹胀式均温板接触,进而实现对热源进行散热。
然而,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吹胀式均温板在水平使用时:液态工质20在聚集在通道11的底部内壁32,液体工质20被壳体底部的热源加热并蒸发形成气态工质;气态工质遇到温度较低的通道11的顶部内壁31并冷凝液态工质。此时,顶部的液态工质与顶部内壁31之间产生附着力,使顶部的液体工质附着在通道顶部内壁31,导致液态工资无法回流到底部内壁32,通道内部的工质难以形成循环相变,吹胀式均温板的热量转移能力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吹胀式均温板在水平使用时,其导热性能差,上下温差偏大,散热性能差,无法满足散热需求。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吹胀式均温板在水平使用时,其散热能力在水平面上市相同的。因此,应用时,壳体底部的多个热源必须均匀分布,热源的功率也必须相同。否则,吹胀式均温板会散热不均匀,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局部热源得不到很好冷却,长时间高温工作,进而导致芯片烧坏或高温报警并停机。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吹胀式均温板在水平使用时限制了热源的分布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带毛细结构吹胀式铝均温板,解决了现有吹胀式均温板在水平使用时无法满足散热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毛细结构吹胀式铝均温板,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底部为热源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内抽真空且注有工质,所述通道包括有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所述通道的顶部向上凸出,所述顶部内壁设置有顶部毛细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部毛细结构的边缘不与所述底部内壁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部毛细结构的边缘与所述底部内壁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道的底部向下凸出,所述底部内壁设置有底部毛细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毛细结构的边缘不与所述顶部毛细结构的边缘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毛细结构的边缘与所述顶部毛细结构的边缘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腔至少设置有两个且独立分布。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腔之间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腔内的容积相同或不相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腔内的工质体积相同或不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维热传导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维热传导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6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