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离附着基海藻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5261.3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2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韩红宾;马晓君;王晓;张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E02B15/0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慧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63 | 代理人: | 蒋志栋 |
地址: | 266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离 附着 海藻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离附着基海藻收集装置,包括框体、网体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网体的开口端设置在框体上,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框体的底部,位于远离网体的一侧,所述框体和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其可便捷的实现附着基上脱落海藻的收集,为海洋研究提供良好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藻收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离附着基海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岸边的岩石等附着基上定生大量海藻,这些海藻在海浪的吹打和冲击力下会脱落到海里。为了更好的研究海洋环境,探究附着基上海藻在一定时期内脱落的生物量和种类,需要对附着基上脱落的海藻进行收集,而现有技术中暂时没有相关的设备,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离附着基海藻收集装置,其可便捷的实现附着基上脱落海藻的收集,为海洋研究提供良好支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离附着基海藻收集装置,包括框体、网体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网体的开口端设置在框体上,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框体的底部,位于远离网体的一侧,所述框体和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框体的底部,位于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侧,所述框体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通过转轴枢接在框体上。
所述框体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均可活动设置有与限位凸起连接的限位杆。
所述框体的底部倾斜设置有收集板。
所述网体远离开口端的密封端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浮力球,其下端设置有重力球。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支撑杆平行于水流方向,使第一支撑杆靠近岩石等附着基位置,将此装置放置在岩石等附着基旁边,岩石等附着基上水藻脱落后,在水流作用下,冲刷进入网体,从而完成脱离附着基海藻的收集。由于框体和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可使得重心始终在靠近岩石等附着基的一侧,保证装置放置的稳定性,抵消海水冲刷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以便捷的实现附着基上脱落海藻的收集,且制作成本低,降低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脱离附着基海藻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框体、11为收集板、12为转轴、2为网体、21为浮力球、22为重力球、3为第一支撑杆、4为第二支撑杆、51为限位杆、52为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一种脱离附着基海藻收集装置,包括框体1、网体2和第一支撑杆3,网体2的开口端设置在框体1上,第一支撑杆3设置在框体1的底部,位于远离网体2的一侧,框体1和第一支撑杆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支撑杆3平行于水流方向,使第一支撑杆3靠近岩石等附着基位置,将此装置放置在岩石等附着基旁边,岩石等附着基上水藻脱落后,在水流作用下,冲刷进入网体2,从而完成脱离附着基海藻的收集。由于框体1和第一支撑杆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可使得重心始终在靠近岩石等附着基的一侧,保证装置放置的稳定性,抵消海水冲刷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5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机动车停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