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的采暖用红外线热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3051.0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7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顾皓;袁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皓 |
主分类号: | H05B1/00 | 分类号: | H05B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500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直流 供电 采暖 红外线 热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的采暖用红外线热源装置,包括升降组件、红外线热源本体组件和风扇组件,所述箱体的内腔设有红外线辐射板,所述箱体的内腔右侧壁螺丝连接有第一油箱,所述箱体的内腔左侧壁螺丝连接有第二油箱,所述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的外壁均匀分布有油管,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螺丝连接有风扇组件,所述箱体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箱、油管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线热源装置的制热慢的问题,风扇组件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线热源装置的制热范围小的问题,升降组件的设计,使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红外线热源装置进行高度的调节,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线热源装置的不能进行高度调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热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的采暖用红外线热源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线热源可以称为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又称为长波红外线,其波长范围从5.6微米至1000微米。远红外加热技术利用热物体源所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照射被加热物料,使物料吸收远红外线后内部分子和原子“共振”产生热能,以达到加热的目的,是一种辐射传热的过程。利用这项技术可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远红外加热器有板状、管状、灯状和灯口状几种,所用的能源以电能为主,但亦可用煤气,蒸汽、沼气和烟道气。远红外加热技术利用辐射传热,由电磁波传递能量,是一项重点推广的节能技术。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物体大量吸收远红外线,此时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并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使得物体温度升高,达到加热的目的。利用这项技术可提高加热效率,但要注意提高被加热物料对辐射线的吸收能力,使其分子振动波长与远红外光谱波长相匹配。远红外加热技术由于其显著的节能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油漆、塑料、食品、药品、木材、皮革、纺织品、茶叶、烟草等多种制品或物料的加热熔化、干燥及固化等工序。现有的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的采暖用红外线热源装置由于热量辐射范围小,制热速度慢,不可根据使用者情况进行高度调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的采暖用红外线热源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的采暖用红外线热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直流供电的采暖用红外线热源装置,包括升降组件、红外线热源本体组件和风扇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座、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托架,所述红外线热源本体组件包括箱体、铁丝网护罩、岩棉、第一油箱、第二油箱、油管、红外线辐射板、第一注油口、第一排油口、第二注油口、第二排油口、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电机、扇叶和风扇罩,所述箱体的内腔填充有岩棉,所述箱体的内腔设有红外线辐射板,所述箱体的内腔右侧壁螺丝连接有第一油箱,所述箱体的内腔左侧壁螺丝连接有第二油箱,所述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的外壁均匀分布有油管,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螺丝连接有风扇组件,所述箱体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油箱的外壁右侧顶部设有第一注油口,所述第一注油口的一侧贯穿于箱体的外壁右侧顶部,所述第一油箱的外壁右侧底部设有第一排油口,所述第一排油口的一侧贯穿于箱体的外壁右侧底部,所述第二油箱的外壁左侧顶部设有第二注油口,所述第二注油口的一侧贯穿于箱体的外壁左侧顶部,所述第二油箱的外壁左侧底部设有第二排油口,所述第二排油口的一侧贯穿于箱体的外壁左侧底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管的两侧与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注油口的内腔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注油口的内腔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排油口的内腔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排油口的内腔设有第四阀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螺丝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外壁表面设有扇叶,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螺丝连接有风扇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皓,未经顾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3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机电机减震机构
- 下一篇:一种伺服电机主轴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