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刚性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1809.7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3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贾金青;高幸;王子怡;陈进杰;张丽华;朱彦鹏;周同和;王旭春;黄强;杨志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刚性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刚性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护壁桩和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前排护壁桩设于基坑坑壁处,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与前排护壁桩纵向平行分布,前排护壁桩顶部连接有前排护壁桩冠梁,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上部连接有后排竖锚纵梁,前排护壁桩冠梁和后排竖锚纵梁之间连接有悬臂梁,且前排护壁桩冠梁、后排竖锚纵梁和悬臂梁浇筑为整体。本实用新型增加支护体系稳定性能及抗倾覆能力;能够控制坑壁侧向变形;可防止发生群锚效应。适用于基坑毗邻地铁隧道、地铁枢纽站或地下管廊等特殊环境,其工期短,造价低,耗材少,施工便捷,解决了传统双排桩结构存在的成本高,工期长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刚性基坑支护结构,主要适用于基坑毗邻建(构)筑物无法施工的情况。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兴建了大量的地下铁路、管廊等公共性建(构)筑物。由于拟建建筑毗邻地铁隧道、地铁枢纽站或地下管廊,基坑施工时,传统的土钉、锚杆等支护结构在无法正常施作,只能采用内支撑或双排桩支护结构。
但是,内支撑和双排桩支护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内支撑支护结构操作空间小,不利于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拆撑时易发生危险且材料浪费严重。双排桩支护结构造价高、工序繁琐,尤其对于存在毗邻建(构)筑物时,机械钻机无法完成后排桩成孔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刚性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基坑存在毗邻建(构)筑物时,传统基坑支护方法施工困难,造价高,工期长,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维刚性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护壁桩和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前排护壁桩设于基坑坑壁处,所述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与前排护壁桩纵向平行分布,前排护壁桩顶部连接有前排护壁桩冠梁,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上部连接有后排竖锚纵梁,前排护壁桩冠梁和后排竖锚纵梁之间连接有悬臂梁,且前排护壁桩冠梁、后排竖锚纵梁和悬臂梁浇筑为整体,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的外端与锚具固定。
优选所述悬臂梁有若干个,悬臂梁上设有中排斜向预应力锚杆,中排斜向预应力锚杆外端与锚具固定,中排斜向预应力锚杆的轴向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3°~30°,且最大倾斜角度不触碰毗邻建(构)筑物。
优选前排护壁桩的间距为1.2m~2.5m,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的间距为1.0m~3.0m。
优选中排斜向预应力锚杆与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呈梅花形交错布置。
优选中排斜向预应力锚杆位于悬臂梁中部。
优选前排护壁桩成孔可采用机械钻孔、人力挖掘等方式成孔,孔径为0.6m~2.0m。
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和排斜向预应力锚杆可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采用长螺旋钻进、回旋钻进、冲击回旋钻进或高压旋喷钻进等钻孔方式,孔径为0.1m~0.2m。
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和中排斜向预应力锚杆注浆采用常规注浆、二次压力注浆、二次压力劈裂注浆等注浆方式。
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和中排斜向预应力锚杆锚固于稳定地层。
所述后排竖向预应力锚杆和中排斜向预应力锚杆可以是拉力型锚杆、拉力分散型锚杆、压力型锚杆、压力分散型锚杆、拉压复合型锚杆或不同类型的组合型锚杆。
优选前排护壁桩冠梁、悬臂梁、后排竖向纵梁的梁高为0.5m~1.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1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机器人搬运防护盒
- 下一篇:一种具有野菜抽屉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