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网膜手术后专用护理俯卧枕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1657.0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5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谢露;詹汉英;张艳;方晓丹;袁友卿;赵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网膜 术后 专用 护理 俯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视网膜手术后专用护理俯卧枕,包括面枕,所述面枕正面的下端对称连接有连接部,所述面枕通过连接部连接有上肢垫。该视网膜手术后专用护理俯卧枕,通过在面枕的背面增设支撑板和升降组件的配合使用,升降组件将使支撑板可以倾斜放置,将支撑板上的面枕与床面或桌面分离,并中部缺失,利于空气的流通;同时升降组件还可以进行高度的调节,防止头部向下弯而引起颈椎的不适;通过上肢垫的使用,上肢垫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并且设有凹槽;帮助固定上肢及增加舒适感和透气性,避免卧位导致手腕部及肘部长时间产生压力而形成压疮,从而实现了透气性好的目的,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视网膜手术后专用护理俯卧枕。
背景技术
眼科复杂性的视网膜脱离病人,在手术治疗时会利用硅油作为眼内的长期填塞剂,机械性地填塞作用可以顶压视网膜,使其复位,但是在手术后,病人体位的配合是治疗的关键,常常会要求病人头部与地面平行,即俯卧位1-3月不等;长期的俯卧位尤其需俯卧位睡觉,带来的颈腰部酸痛、便秘和心理压力等会造成病人依从性下降,影响治疗;因此使用需要俯卧位辅助工具,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减轻痛苦。
然而现有的俯卧位枕不论是普通的U型枕或圆形通气孔的枕头,除通气孔外其余枕头的底部均与水平面(桌面或床面)充分贴合,形成的中空部是非开放式的空间;非开放式空间,会让呼出的热气喷射病人的术眼和脸部,造成病人闷热感和呼吸不畅,这增加了病人的不适感;并且还存在着现有的眼科俯卧棉枕造型无法完全与面部贴合,长时间使用后其形态不可恢复;导致使用者面部与床面过近,通气性不好,且有手肘部位发生压疮的风险,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故而提出一种视网膜手术后专用护理俯卧枕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视网膜手术后专用护理俯卧枕,具备通气性良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护理俯卧枕的非开放式空间,会让呼出的热气喷射病人的术眼和脸部,造成病人闷热感和呼吸不畅,这增加了病人的不适感;并且还存在着现有的眼科俯卧棉枕造型无法完全与面部贴合,长时间使用后其形态不可恢复;导致使用者面部与床面过近,通气性不好,且有手肘部位发生压疮的风险,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通气性良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视网膜手术后专用护理俯卧枕,包括面枕,所述面枕下端通过连接部对称设有上肢垫;所述面枕的背面连接有中部缺失的支撑板;
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板倾斜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和升降组件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面枕为U型,面枕下端的两边向内合拢。
优选的,所述面枕上还设有连接带,连接带上设有粘扣带或松紧扣,用于将面枕和支撑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拉链、纽扣、松紧扣或带扣。
优选的,所述上肢垫的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上肢垫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5°-30°。
优选的,所述上肢垫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套筒和套杆,所述套筒外侧设有轴向均匀分布的档位孔,所述档位孔内连接有档位杆;所述套筒通过档位杆活动连接有套杆。
优选的,所述档位孔的数量为三个,相邻间距为2㎝;所述档位孔几何中心的垂直高度为1㎝。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视网膜手术后专用护理俯卧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1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加药的健身药球
- 下一篇:海管焊接接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