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降式废浆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0273.7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5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熊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建德市正发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16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 浆料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降式废浆料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沉降池,第一沉降池上端部设有废浆入口,第一沉降池的下部通过水管与第二沉降池的上部连接,第二沉降池的下部通过水管与第三沉降池的上部连接,第三沉降池的下部设有出水口,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和第三沉降池的中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金属滤网、第一多孔滤板和第二多孔滤板,金属滤网、第一多孔滤板和第二多孔滤板的端部设有污泥出口,污泥出口与污泥管连接,污泥管与污泥泵的入口连接,污泥泵的出口通过污泥管与污泥汇管连接,污泥汇管与压滤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固液分离速度快,废浆料的处理能力增加,分离后的液体回收利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浆料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沉降式废浆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浆料处理的首要工作一般为先将废浆料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再分别对分离后的固废和废液进行处理。为节约能耗,人们通常采用自然沉降的方式对废浆料进行固液分离。自然沉降虽可降低能耗,也存在一些缺点,自然沉降的沉降速度比较慢,一定时间内的废浆料处理量较小,其废浆料处理能力较弱;自然沉降后的液体中还是存在大量肉眼可见的悬浮物,不便于对于后续的回收利用。因此,采用自然沉降的方式对废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速度慢,废浆料的处理能力弱,分离后的液体回收利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沉降式废浆料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固液分离速度快,废浆料的处理能力增加,分离后的液体回收利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沉降式废浆料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沉降池,第一沉降池上端部设有废浆入口,第一沉降池的下部通过水管与第二沉降池的上部连接,第二沉降池的下部通过水管与第三沉降池的上部连接,第三沉降池的下部设有出水口,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和第三沉降池的中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金属滤网、第一多孔滤板和第二多孔滤板,金属滤网、第一多孔滤板和第二多孔滤板的端部设有污泥出口,污泥出口与污泥管连接,污泥管与污泥泵的入口连接,污泥泵的出口通过污泥管与污泥汇管连接,污泥汇管与压滤机连接,污泥出口处的污泥管内设有污泥控制阀,出水口和压滤机的出水管均设有出水阀。
前述的沉降式废浆料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和第三沉降池的内壁设有限位板,第一沉降池的限位板上活动连接有金属滤网,第二沉降池的限位板上活动连接有第一多孔滤板,第三沉降池的限位板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多孔滤板。
前述的沉降式废浆料处理装置中,所述金属滤网的网孔目数为70-100目,所述第一多孔滤板和第二多孔滤板均为微孔陶瓷过滤板。
前述的沉降式废浆料处理装置中,所述金属滤网、第一多孔滤板和第二多孔滤板分别倾斜设置于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和第三沉降池内壁,所述污泥出口设置于金属滤网、第一多孔滤板和第二多孔滤板的下端部。
前述的沉降式废浆料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第三沉降池的体积比为6:2:1.5。
前述的沉降式废浆料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和第三沉降池的下端部均设有清洗水排出阀。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第三沉降池对废浆料进行初步固液分离,滤除废浆料中大部分水,所述废浆料中的液体通过三个沉降池的过滤分离,第三沉降池下部的液体非常澄清,便于直接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第三沉降池中分离出的污泥通过对应的污泥泵输送至压滤机进行压滤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级过滤池和压滤机联合处理的方式,分离速度加快,废浆料处理能力增强,分离后的液体便于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固液分离速度快,废浆料的处理能力增加,分离后的液体回收利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建德市正发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建德市正发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0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